宣帝说完,便直接起身离开了。
姜曦出了长宁宫,却并未直接回宫,而是便养怡宫的方向而去,她今日与平贵妃所言并非虚言。
当初圣上年少登基,太后垂帘听政,故将原本乾安殿后用来存书的明元宫改作养怡宫住了进去。
是以,这会儿宣帝与姜曦乃是一前一后的行着。
约莫走了一刻,春鸿忍不住“咦”了一声:
“圣上,玥嫔娘娘在后面跟着。”
“她愿意跟着就跟着!”
宣帝语气中难得带了几分烦躁,他本以为玥嫔应当与自己夫妻一心,同仇敌忾,却没想到她竟是会与贵妃沆瀣一气!
宣帝早就到了长宁宫,他也听的分明,玥嫔分明就是在给贵妃递话!
又过了一刻,雨下的大了,宣帝挑了帘子一看,这才道:
“缓些行,仔细这些奴才滑了脚,摔了朕。”
春鸿闻言差点儿笑出了声儿,就是给这些抬辇太监天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摔了圣上啊!
旁人不了解圣上,他还不了解?
分明是圣上担心玥嫔娘娘追赶不及,伤到了自己。
“娘娘,圣上御辇慢了。”
“不可逾越御辇,咱们也慢下来。”
姜曦隔着帘子吩咐了一声,于是乎,原本快要接近的两架辇子又拉开了距离。
宣帝本来在等着姜曦追上来给自己解释一番,可等了好久也不曾等到,不由得挑了帘子:
“玥嫔宫里抬辇的太监是没吃饭不成?”
春鸿悄悄瞅了一眼,道:
“圣上,玥嫔娘娘的辇子还有些距离,奴才瞧着,怕是娘娘是不愿逾矩,这才又吩咐抬辇太监缓了下来。”
宣帝闻言,皱了皱眉,他倒是不记得玥嫔方才可有披着斗篷,秋雨霏霏,若是寒气入体便不好了。
宣帝没有再说话,只是在一旁用手指点了三下,两重一轻,御辇很快便又快了起来。
姜曦见状,也让加快了速度。
两架辇子在雨中始终保持着一前一后的速度,直到前者去了乾安殿,后者到了养怡宫。
姜曦请宫人前去通报了一声,不多时,太后便请姜曦入内,刘嬷嬷上前接过了姜曦沾着一丝水汽的斗篷,去一旁的炉子上熏了熏。
“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安。”
“起来吧,今日落了雨,倒是难为你跑这一趟。”
太后坐在罗汉床上,刘嬷嬷给姜曦搬了绣墩,姜曦落坐后这才笑盈盈道:
“今日朱华宫的桂树开花了,听闻太后娘娘喜欢桂香,妾特让人送来今年的第一缕桂香。”
姜曦说着,看向了华秋,华秋这才将提着的雕漆剔红菊花攒盒打开,里面是一支开的正盛的桂花。
“……是朱华宫的桂花香。”
太后亲自执起这支桂花,上面的雨水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只有幼嫩微黄的花朵绽放,送来一缕幽香。
“兰若,去把哀家那支镂雕金镶玉栀子簪取来。”
太后看着手中的桂花,面上闪过一丝回忆,喜爱这桂花之人,并非她,而是另有其人。
一树香风压十里,群花焉敢争秋风!
只可惜,当初爱极了这桂花的人,如今失了年少轻狂时的风姿,再也诵不来这不羁之诗。
“太后娘娘。”
刘嬷嬷将一保管妥当的红漆雕栀子花的匣子呈上,太后从中取出一支栩栩如生的栀子花,白玉为花金做叶,那纵使过了数十年光阴,也仍通体透白的羊脂玉散发着柔润的光泽。
“这是当初哀家封嫔时圣上所赐,它与圣上的盘龙佩取自同一块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