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蜂停止了躁动,转身朝花丛飞去,靥娘又用灵力织了张网罩住蜂巢,下了禁咒,除鸾蜂外不许任何生灵进入。
禁咒可以持续五年,足够它们休养生息了,她想想那两大瓦罐鸾蜂蜜,满意地拍拍绣囊,挥手告别。
“告辞啦,告辞啦。”。
采蜜如此顺利,离三天还有些时间,靥娘干脆揣着没几个铜板的钱袋子,在吴明国都城内逛起来。
她往最繁华的地方去,一路晃悠悠踱着小方步,先是买了两串炙羊肉,又吃了几个泡泡油糕,三个莲花肉饼,干掉一大碗煎白肠之后终于吃不动了,捧着肚子边走边打嗝。
前面有个茶摊,棚子不大,却是干净整洁,靥娘掂掂手里钱袋,盘算着余下的喝碗茶消消食不成问题,于是信步过去寻个位子坐下,脆声道:“店家,要一碗大碗茶!”
“抱歉,本店只有工夫茶,没有大碗茶,客人若是渴得急,前行百步便有大碗茶的摊子。”
带着面纱的店家携了茶单过来,声如玉笛,是个明朗少年音,靥娘抬头望去,只见面纱上一双盈盈桃花眼,弯起如新月,清澈如晨露,比君莫笑还要好看几分。
她再仔细瞧瞧,了然一笑——原来是只小狐狸,怪不得生的这么美。
“我懒得走了,就要一壶工夫茶吧。”
“好,客人稍待。”小狐狸化作的少年开心地弯了眉眼,乐呵呵跑到后面端出一整套茶具来跟一个小风炉来。
“泡茶需先冶器,也就是用开水将茶具洗干净,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和烫杯六个步骤,缺一不可……”②
靥娘吃了不少肉食,又是烤又是炸,最后还来了碗肥肠,此刻只觉得口中发咸,偏这少年不紧不慢,比小道士煮茶还磨蹭。
她单手托腮,另一只手不耐烦地点着桌子,一只耳朵听他讲茶道,另一只耳朵则竖到隔壁摊子,听几个本地人聊一件最近发生的稀罕事。
说是都城向南五里有座山,名唤茶浪山,盖因盛产茶树而得名,吴明国不少茶叶都出自这里。
半年前茶浪山顶突然凭空出现一座小庙,适逢山中大雨,山路坍塌,几个茶农被大雨所困,情急之下躲进寺中,发现寺庙所在艳阳高照,无人诵经却经声朗朗。
于是人们奔走相告,皆说这小庙是佛祖怜悯众生降下的,一传十十传百,庙中香火渐盛,俨然已成一方圣地,吴明国王亲临至此,题名“慈光”。
“要说这慈光寺也是真灵验,有求必应。”
几个本地人聊到激动处,其中一个大胡子男人拍拍大腿。
“就咱这条街上那个小胖丫头,五天前去求姻缘,回来就有人上门提亲,还有朱屠户家那瘸了十几年的儿子,拄着拐杖上山,拜完后出门被门槛绊了下,那腿立马就好了,当时扔了拐杖自己跑回家!”
另一个将信将疑:“真有这么灵吗?”
“那可不,我家婆娘这不催着我去买些糕点果子好上山嘛。”
大胡子大着嗓门朝这边吆喝,“我说胡四郎啊,你先别鼓捣你那工夫茶了,左右一天也卖不出去几壶,不如跟着我们上山拜拜,求佛祖把你脸上那胎记消了去!”
靥娘闻言又看向少年,这才发现半透的面纱下,他如玉脸颊有块黑色胎记格外突兀。
就像一块烂乎乎的黑泥,破坏了整张脸的美感。
“是有些可惜了。”她点点脸颊说的很直白,“小郎君不如去求一求,许是灵验呢?”
少年低头用烧开的水将茶具一一洗过,愤愤开口。
“我才不去,那寺庙是个大妖怪!”
第49章
狐狸少年低头烹茶,皱着眉表情怏怏,不肯再多说一句。
靥娘瞧着有趣,从绣囊翻出颗冰糖,咻的弹进茶杯里,发出叮当响声。
“我喜欢甜的。”她支着下巴,只觉得这小狐狸认真烹茶的样子跟小道士很像。
“你说这寺庙是大妖怪,是什么大妖怪?”
小狐狸不说话。
靥娘来了兴致,欠欠身子,连人带板凳一起往前挪了挪,脑袋伸过去。
“你自己都是妖,为啥说别人是妖怪?”
小狐狸吓得耳朵砰一下冒出来,慌忙拿手去捂,瞪大一双桃花狐狸眼:“你你你,你是捉妖师?”
靥娘眼尖,一眼看到那毛茸茸的耳朵是火红色的,原来是只小火狐狸,遂心满意足地摇头:“嘿,我不是。”
小狐狸依然惊恐,揉了半天才将狐狸耳朵揉回去,战战兢兢不知是该继续烹茶还是该跑,忽然一阵钟声悠悠传来,他抬头,复杂的目光朝城外山上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