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什么?他怎么不知?
“咳,就是丞相你啊!”刘备略激动道:“据备所知,丞相是唯一一个能考七门考试的人。”
从后面的主线任务不难看出,以后考试都是要考全科的,他们现在大多都只能考两三门,有的甚至只有一门,要考高分才能解锁下一门,丞相只差一门,肯定比他们早完成任务。
也比他们早得到奖励。
诸葛亮:“……”主公称帝后就没再以名自称,如今为了说服他,竟又用回了昔日的旧称。
可是……这能行么?
诸葛亮有些纠结。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两人身后传来——
“玄德,你的消息落伍了,宋朝那个沈括可以考全科呢。”
这个声音,一听就知道是孙权。
刘备回头,本来想说句偷听非君子所为,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一是孙权本来就不是君子;二是他们在天幕里,全天下都能看到,孙权就算现在听不到,回去也会有人告诉他。
曹丕孙权是他的主要关注对象,他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主要关注对象。
于是千言万语最后化作一句,“你怎么知道?”
“苏轼说的。”
“就是那个写‘亲射虎,看孙郎’的苏轼。”孙权补充道。
刘备:“……”不就写了一句孙郎吗,瞧给你嘚瑟的。
不过苏轼和沈括是好友,苏轼说的应该不会有假,也就是说沈括现在就能考全科。
居然还有比丞相还全才的人!
……
宋神宗位面
在押注这回会是谁考第一的大臣们闻言齐齐定住了,沈括考全科??
沈括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他当年科举的时候,不过是同进士出身,按制守选。要不是有淮南路转运使张蒭推荐,他都未必能调入京师。
因着沈括频频出现在天幕里,他的背景也被扒了出来。
在科举兴盛,人才辈出的大宋,沈括的同进士出身只能算一般。唯一的优点大概是会治水,会天文历算,在改革机构,改进仪器上也有一手……但这终究是小道啊。
众人心里酸溜溜的,本来同僚里能上天幕考试的就多,现在还来了个全科都能参考的,他们都快酸成柠檬精了。
“这回该不会是沈括第一吧?我记得沈括好像当过馆阁校勘。”这可是能接触皇家藏书的机会。
“怎么可能,司马公可在呢。”司马公修史书修了那么多年,还能不如沈括?
那人又道:“可是司马公不了解后世的史籍,沈括的数学满分,按照天幕的说法,他不缺积分买书。”
众人:“……”
“等等,我改主意了,不投司马公了。”
“我也改。”
大臣们闹腾了一会才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