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慎思想?起?上次李郎拿俞慎言的文章在看?,现?在想?来,他不是只识字,他是读过书写过文章。结合他说年?后不一定回?来,这个李郎绝不是普通人家?子弟。
怪人!
俞慎思下了个结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最好年?后别回?来,否则身边有这么个人太危险。
俞慎微想?到了什么拍了下俞慎言道:“他的口?音像不像北面萦州一带人?”
经这么一提醒,俞慎言想?起?来,还?的确有那么点像。萦州是南原省最北面的一个州府,当?年?他们从京城回?来,途经萦州,恰逢雨天,在当?地逗留了一段时间,也和当?地人交流一段时间。之前只是觉得他口?音有点熟,现?在倒是想?起?来了。
“去年?萦州的确遇上旱灾和瘟疫,不少灾民背井离乡朝咱们宁州府来。”虽这么说,但此刻他却不觉得李郎会是真的灾民。
好奇归好奇,毕竟是个不熟悉的邻居而已,姐弟三人讨论几句,便将李郎抛到九霄云外去,开始琢磨崔大春和施长生说的事?。
赚钱才是实实在在的事?。
除夕前两天施长生从县城回?田湾乡,没有回?自己家?,真的是赖在了俞家?,和他们一起?过年?。
年?后,俞慎微便和俞纶夫妇商量收绣品的事?。她计划年?后先收一批绣品囤着,她相信开春必然有行商来收购。卢氏担心,若是没有行商来收,那些绣品可就?砸在手里了。
俞慎微一点不担心。每年?临水县都?有这么多绣娘这么多绣品,本县内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最后还?是朝外走,只是朝外走的方式不一样,利润没有卖给行商高。绣品又不是瓜果蔬菜容易坏,亏是亏不了。
卢氏还?是坚持先找到买家?再做打算。
两个人的意见相左,最后目光都?落在俞纶的身上,让他定夺。
俞纶琢磨半晌,最后同?意卢氏的想?法,俞纹也觉得俞慎微的想?法冒险。
他们现?在没有那么多本钱去收购,拖欠绣娘的钱又不能拖多久,万一出不了手,明年?很多事?都?办不成。俞纶娶妻是头等大事?,日子都?已经定下来,不能到时候不上门迎娶。裁缝铺还?要进?一批春夏料子,俞慎思要读书。这都?不是小钱,也都?耽搁不得。
三位长辈不同?意,他们四个小辈再多想?法也都?无济于事?。
午后,俞慎微坐在院外晒太阳,还?在想?收绣品的事?。她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若是抓住必然大赚一
笔,到时候日子定好过许多。小言不用为了贴补家?里买本书都?舍不得,天天向同?窗借。幼弟也不用为了省那点笔墨纸张的钱,时常笔蘸水习字默文。
第029章第29章
施长生捧着一小把炒豆子坐到俞慎微身边,匀给俞慎微一半,笑着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路就辟一条出来,别发愁了。”
俞慎微嚼着豆子,嘴里没什么?味道。
她知晓爹娘和小叔的?性子,过惯了小心谨慎的?日?子,也苦怕了穷怕了,所以?他们不求锦衣玉食,更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一家人风平浪静安安稳稳生活,手里有点余钱就行了。
但这不是她所求,现在弟弟们读书?要钱,就是将来弟弟们入仕为?官也要钱打点。而?她也不想?将来寒酸地?嫁人,要为?自己攒一份嫁妆。
施长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钱袋塞给她,“这是我去年攒的?,虽然不多,但好歹算一点儿。”
俞慎微摸了摸钱袋,打开瞧了眼,略诧异,“你怎么?攒这么?多?”
施长生笑道:“我吃住都?在布庄花不到什么?钱,有时候跟少东家出门,少东家还会赏我一点儿茶水钱,我都?攒着,不知不觉竟然都?攒了五六两了。”
“谢谢你。”
“姐姐和我这么?见外,我的?命都?是姐姐救的?,挣得钱自然也是姐姐的?。”
俞慎微捏了捏钱袋,笑道:“人家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钱是姐姐先借你的?,等赚钱了姐姐立即还你。”
施长生忙道:“姐姐别还我,帮我存着。我已经没有亲人,将来娶媳妇还要姐姐帮我操办。”
去年买绣品后分他的?钱也让她攒着娶媳妇,俞慎微笑道:“好。”
俞慎思跟着俞慎言写一篇文章后,见两人在闲聊凑过去听了几句。他知晓俞慎微对这件事执着,更明白?她的?执着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他们兄弟俩,更是为?了这个家
他坐在俞慎微另一边,从俞慎微手中捏了几粒炒豆子,装作随意说道:“我听成玉说过,他们家是跑南北货的?,虽然不是做布料刺绣之类的?生意,但肯定有认识这方面的?人。大哥和良哥哥熟悉,可以?去问问。”
俞慎微以?前也听高?家人说过,宗家是在外面跑生意,具体?做什么?不很清楚。但幼弟这个建议不错,如是这般就算找到了买家,爹娘和小叔就不会再反对。绣品直接卖给行商,不用中间再经一道手,肯定赚得更多。
但是她也有一个顾虑,即便?宗家有认识的?,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城中几大家关系复杂,宗家和高?家虽然不沾亲带故,但上次院试陷害的?事,有心人都?看得出他们姐弟和高?家的?关系已经闹僵。虽然宗承良兄妹与?他们姐弟关系如昔,也不过是晚辈间的?交往,长辈那里不见得如此。
她想?了许久,眼前也只有这一条路,总要试试。
她揉了揉幼弟的?脑袋道:“现在也学会赚钱了。”
“我可不会,我只是给大姐提个建议而?已。”他会动?动?嘴皮子,真让他去干,还真不如俞慎微干得好,术业有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