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杨變等人驻守前线,可能黄河这边的关卡都是祝顺远在负责。事实证明只看这群苦力的话,确实是如此,所以她能混进来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可她能做什么呢?
“其实我跟你说个实话,”元贞故意做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我不是普通人。我是杨将军……你知道杨将军吗?”
李三连忙压低嗓子:“你说是杨變杨将军,这次领着人打北戎蛮子那个?”
元贞点点头:“他不光领兵打北戎蛮子,还是主帅权少保的义子,同时还是魏国公主的驸马。以前在西北,打西北蛮子的,朝廷见他领兵好,这次把他派到了汲县来。”
李三倒不知这么详细,只知这位杨将军是个青年将军,早年在西北打西狄蛮子战无不胜,如今被派到汲县这来了。
至于什么义子驸马的,他却不知。
又见元贞说得如此详细,他心里其实已经信了此人不是普通人了。
“我是杨将军的亲兵……”
李三露出质疑神色,传言杨将军身高九尺,壮如虎熊,杨将军的亲兵就这样一副小鸡崽的模样?
元贞当然知道他在质疑什么,可她现在拿不出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想了想,她把手背上缠着的布扒开一些,露出其下细白的皮肉。
“我是负责杨将军私务的亲兵,平时不上战场的。这次杨将军听说汲县军营里混进了北戎的奸细,遂把身边的人都命出来暗中查探消息。”
“怪不得我说你总是蒙着一张脸,只露一双眼睛了。对了,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想让我给你帮忙?”
元贞点头:“我今天刚混进来,不清楚周遭情况,你找个借口带我去四处看看?”
“你该不会是北戎的奸细吧?”
说着,李三又摇头道,“北戎哪有你这种细皮嫩肉小鸡崽似的人,你倒像那些大老爷们身边的书童。”
“你说对了,我就是杨将军的书童!现在你总相信我了吧?”
哪知这李三又摇头:“你把脸露出给我看看,我就信你。你这藏头遮面的,谁敢信?”
元贞真有些烦了,这人的疑心病未免太重了!
却又知道事从紧急,光她一个人实在做不了什么事,她必须迅速拉拢起一些人手,而这个李三就是她的突破口。
“你找个背人处,我给你看。”
两人去了个背人的角落。
元贞先把蒙在脸上的布松了松,而后往下扒拉,露出半张脸来。
李三看完,愣住了。
过了会儿,才一边瞅着元贞一边咕哝道:“这些大将军大老爷们可真会玩!”又说,“看你这张脸,我倒真相信你是那杨将军的书童了。”
元贞当然知道他误会什么了。
时下养娈童风盛,许多文人雅士都会借着养书童的名义,养个娈童在身边。
她恰恰是明白这点,才会故意引得此人往这处想,又借由自己长得柔弱姿容出色,来佐证自己亲兵的‘身份’。
“走吧走吧,我带你四处瞧瞧去。若有差爷问起来,你别说话,听我说就行。”
李三假借方便的借口,带着元贞在四周转了一圈。
其实说是苦力们住在军营里,实际上是分开的,中间用了长长的栅栏隔开。
苦力们一旦回来,就不准往外跑了,所以元贞也没观察出什么。要说唯一观察到的,就是远方矗立在城墙上那面大鼓。
这鼓由于立得很高,看起来很扎眼。
应该是平时用来报更的,如今则是鸣警之用。
元贞实在不甘心,又说动李三让他等会儿回到帐篷后,帮她聚集一帮他认识的可以确定不是奸细的人。
为此,她甚至许以重利。
说一旦扫除奸细,必然有重赏,是时不管他们是拿了银子回家去,抑或弄个官身,都不是什么问题。
果然,回去后李三很积极。
很快,同一个帐篷里的人,都知道了元贞的身份。听说有赏银还能回家,他们甚是兴致勃勃,要助元贞扫除奸细。
元贞倒不是想他们帮忙做什么,只希望若是时真发生炸营,这伙人能不乱,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来她在其中,也安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