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明灼提出疑问:“按照你们所说,当下的确时局危急。你们才从不远处的桃源村出来,有感受到战争的氛围吗?”
飞霜和烈云面面相觑,不约而同摇头:“桃源村里很安详。”
烈云说:“这很正常,战争具有滞后性。大部分原住民,一辈子连村子都没出去过,祭庙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来源。”
“雪教倒是有派出祭司,去往各地通风报信。碍于信息交流的原始落后,外出祭司有些在路上,有些死在妖魔手里,许多村落根本还不了解当下状况。”
晏明灼在想另一个问题。
祭司大人知晓妖魔灭村事件吗?
按照飞霜和烈云的说法,频频断联引发中央祭庙关注,发生在三个月以前。段忍渊带晏明灼在供神村定居,才不到两个月。
他们定居下来以后,祭司大人才来到供神村。
如果祭司大人是来自中央祭庙的高位祭司,他不可能不了解当前时局。
晏明灼却从未在祭司大人嘴里听到过类似事情……很显然他也没告诉大祭司,否则大祭司当务之急不该是闲到折腾记忆永生,想要和中心祭庙谈判。
在战争状态下,大祭司还妄图向上峰提出如此要求,可想而知他日后的下场。
而他,要不要回供神村报信呢?
尽管供神村给晏明灼留下了许多不太愉快的记忆,但村子里,也有向他释放过善意的村民。
可他好不容易才离开供神村,此番一旦回去,说不定就难以二次逃脱。
而且,村民们本就留有心理暗示,将他视作妖魔附身。晏明灼带回去坏消息,他们更有可能把晏明灼视作带来厄运的人。
这很好理解。矛头最容易对准能够对准的人。
“先回桃源村。”晏明灼说,“我想亲眼瞧一瞧其他村落的状况。”
第208章他们给的太多了(微修)
和飞霜说的一样,桃源村是个安静祥和的地方。
村长没有因为晏明灼是个外乡人,就对他另眼相看。村民们也没有因为晏明灼的银发银眸说闲话。
他们仍会偷偷观察晏明灼,但很难说其中有多少恶意。他们很好奇晏明灼的到来,不只因为晏明灼这个人。
外乡人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件稀奇事情。
“我们带来了雪教中央祭庙信物,也得到村中祭司的认可,我们正在执行秘密任务。”飞霜眨眨眼说,“只要提到雪教,在原住民里无往而不利。”
村民们对雪教的信任,给调查带来极大便利。
无论是要进入某个地点,还是要询问某个村民,只要涉及雪教,村民们就会诚惶诚恐地对待。
桃源村给晏明灼提供了一间住所,就在飞霜和烈云的暂居地旁。
住所不大,遮风避雨却足够。而且在晏明灼入住前,村民们专门将住所打扫得干净整洁。又搬来柴火,烧起火炉,祛除室内的寒冷。
在村民们眼中,晏明灼是雪教使者奉为座上宾的贵客,那么自然也是桃源村的贵客。
“阁下这几日休息还好吗?食物是否新鲜可口,需不需要送几壶酒给您?”
村长和祭司,时不时会到晏明灼他们的住所过来一趟,殷勤地表达关怀。
起初晏明灼还心有疑虑,认为他们一定别有所图,只是在放松晏明灼的警惕。
过去好些天,村民们的行为也没有露出破绽。除了过于热情,他们的行为很老实,并不主动打探晏明灼他们的行动和意图,只有在晏明灼主动开口询问时,他们才会回应。
可以说,在晏明灼能够回忆得起来,在雪之国度过的记忆里,他第一次受到如此热情友善的款待。
桃源村的风气,或许与管理者的气质有关。
桃源村的村长是个中年人,正值年富力强,从他的谈吐中可以看出,也读过一些书。无论是裁决村民们之间鸡毛蒜皮的争吵,还是谈及田野耕种篆养,他都有一番自己的心得。
桃源村的大祭司更是个年轻人。对祭司的推选,桃源村不讲究资历,推崇能者上位,才德兼具者居之。
所以才能看到大祭司比祭司要年轻得多的场景。
而根据晏明灼与飞霜他们的查探,对待能者上位的规矩,年纪大的长者虽然也会抱怨几句,但不会仗着自己年龄大,不听指挥命令。
如果说供神村是个步入风烛残年的老人,村里处处洋溢着腐朽的气息,那么桃源村就是个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中青年,从精气神到村民的年龄构成,都要有活力得多。
“你猜的没错,村落与村落之间的确差异迥同。雪之国地域太广了。”飞霜坐在火炉边,拿火钳拨弄热乎乎的烤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