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遭到呵斥,顿时闭上了嘴。
陈勇圆场道:“别说山阴,这整个绍兴、两浙,谁不知道我们这点事,孙文鹏那算得上什么威胁。我们在意的,是谁知道了又站我们这边。”他说着,起身走到郑劼身边,给他添了盏茶,接着说道:“郑大人放心,孙文鹏的事我会派人留意。”
听了这话郑劼心里才稍微宽慰了些,“好歹是有个明白人。”
“说实话,我想不明白的事有许多,但这第一件应当是……你为何不另骑一匹马?”沈亭山憋了许久,终于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陈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尴尬地笑道:“说来惭愧。父亲在时,总不让我骑马,日子久了这骑术就生疏了。习惯了驴子的慢行,骑马嘛……心里还有些发憷。”
沈亭山闻言大笑失声,“原来如此!你怎么不早说,没事,你不会,我会也是一样的。”
陈脊头瞬间便抬了起来,“你不笑话我?”
“这有什么好笑话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我总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你的短处吧。若如此,你也可以笑话我,堂堂进士,不仅不会临摹笔记,更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陈脊笑道:“你已经很好了。”
“我知道我很好啊,你刚知道吗?”
沈亭山语气很是骄傲,陈脊知道,他向来如此,既自信又自知。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沿着马石河向下游骑去,遥遥可见云梦山脚下一片葱郁的密林。林深幽静,其间隐约有一处孤零零的宅子,远离繁华的城镇,却未显破败。
“呆子,我们从后面翻墙进去。”沈亭山道。
“你说什么?”陈脊惊问。
“这刘大在皮三儿家中时便多有隐瞒,如今我们直接上门查问也不见得能问出什么,不如先自行探查一番。”
“我身为知县怎能做出这等偷鸡摸狗的事情,绝非君子所为!”
只要能探得真相,沈亭山才不管这些礼俗规矩。但他并没有和陈脊多嘴,只因他从不强人所难。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强行要求别人适应自己的规则,那他和建立规则的那些讨厌鬼便没有什么分别了。
于是,他见左右无人,借着墙边的柴垛,轻轻一纵,翻身进了屋,隔着墙小声对陈脊道:“你从前门进去,先拖住他。”而后便仔细探查起来。
刘大家的院子并不大,空寂寂的,除了前院和两间卧房外,便只剩一小间杂物库。和皮三儿家相比,这里显得正常了许多。
沈亭山轻步转进杂物间里头探看,房内的柴火、米缸、菜食等物都很平常,倒是好几个酒坛子格外特殊。
爱酒如他,进屋竟没闻到一丝酒味。那便只有一种可能,坛子里装的根本就不是酒。
他轻手轻脚地将几个酒坛子掀开,看见的却只是做糕点常用的白糖。见没什么蹊跷,他便想将盖子盖回,却瞥见罐子旁散落有些许白色的粉末,他沾了些放入口中,顿时惊住。这不就是盐!
他从一旁找来簸箕,抬起一个酒坛将上头的糖倒出。果不其然,这些盐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如宝藏一般,晃得人眼前一亮。
沈亭山细数了屋中酒坛子的数量,共有一十八个。若每个都有半坛子盐的话,以目前的盐价,刘大是断然买不起的。更别说眼下城中还有哪个盐店能卖给一个人如此多的盐。
沈亭山还欲查看,却听见前院传来陈脊的咳嗽声。
因怕是陈脊发的信号,沈亭山只得作罢。临走时,他斜眼还瞥见门上系着个捕鱼者专用的绳扣。虽有些疑惑,却没有过多留意,连忙翻墙离开。
第九章扑朔迷离
从宴席上回来,刘大便在宅前的木柴炉上忙碌。刘大拿着木质的模具,轻轻将面团塞入其中,再用木锤敲打,糕饼的形状瞬间呈现出来。烤炉中火焰熊熊,热气腾腾,远离尘嚣的宁静与人间烟火气息在这里巧妙融合。
他沉醉于手头的活计,丝毫未察觉到陈脊已走至身旁。直到陈脊先开口说话,他才被吓得一跳,急忙将木锤放在一旁,在肚子上擦了几把手,行礼道:“知县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快请进屋坐。”
陈脊哪敢进屋,连忙就近于院中坐下,一想到沈亭山在后院‘做贼’,他就不自觉地心虚,呆t?愣愣坐着,半日也不敢开口。
刘大见陈脊神色怪异,问道:“不知大人来,所谓何事?我知道的在皮三家已经说完了,没有什么别的要说了。”
陈脊支支吾吾地,用咳嗽掩饰尴尬,嗫喏道:“那个也没什么,你怎么刚一回来就忙上了。”
刘大尴尬地笑道:“我们小商贩是这样,看似自由,实际上不敢让自己停歇一刻。毕竟,停下就没有收入。”
“这样……那你最近身体可好?”
“啊?”陈脊这突如其来的关心反倒是将刘大唬了一跳,他不自觉地抓了下自己的左臂,不知怎的,也跟着紧张起来,“我……我身体挺好的……”
“挺好的?挺好的就挺好的……”
“大人这……这皮三儿的事我是真的不知道。宴会上,我也一直坐在原地,从未离开。”
“我……”
“我想问你,你近来身体怎么会如此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