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闲散宗室八卦日常 > 4060(第22页)

4060(第22页)

说干就干,杜珍娘就去集市上找泥瓦匠,让他们来砌火炕。泥瓦匠虽然不明白这是什么,但有砌火墙的经验,不过三五日就在花厅里砌好了一个宽三尺,长八尺的火炕,还绕了一圈修烟囱,方便烟气出到室外。

家里人试着烧了几把柴火,略微一会儿炕上就热了,还会带动整个房间的温度,炕上烧透了,余温还能保持两三个时辰。而且还不像炭盆那样,烤着燥热。

稍微试了试,家里人就明白,这是绝佳的过冬神器,能够安然度过寒冬。

他们家里叮叮咚咚的折腾,又是买砖又是和泥,自然瞒不过邻居,等了两天,就有人上门来问,他们又在折腾什么新鲜玩意儿。

沈齐大大方方的展示,说是取暖的东西,他们头一次在京城过冬,怕不习惯,所以做了这个。

邻居看了一看,呀,这东西确实有几分独到之处,而且比炭盆好用,便想要给自家也做一个,找到合适的泥瓦匠后,他们就动手开做。

一时之间,巷子里只能听到各种叮叮当当,全是建东西的声音。毕竟修一道火墙需要的银钱不是家家都有的,但是火炕的钱,挤一挤还能挤出来。

来的次数多,难免就碰上沈知澜家变着法吃羊肉汤的时候,那味道,老远就把人吸引了。

问起吃的是什么,杜珍娘也是据实相告。邻居啧啧称奇,“这么贵的香料,你们竟然舍得拿来吃啊!怕不是跟吃银子差不多。”

“也不差这点嘛,”杜珍娘微微一笑,“再说了,吃了浑身都舒坦,干嘛不吃呢?又不是天天吃,顿顿吃。”说着又添了一勺汤。

胡椒独有的香气直往邻居的鼻子里钻,惹的那人吞了吞口水,匆匆跑了。

杜珍娘还以为邻居是真的见不惯他们的行为,没想到隔了几天,那户人家也跟着悄悄做起了羊肉面汤,在院子里吸溜的响亮。

杜珍娘:

无语。

但人家爱做什么,他们也管不着,全当是没看见。不过真别说,天气慢慢转寒,能在这样的天气里喝上一口热乎乎的汤面,的确是浑身舒畅,无比享受。

这还不算,连街边的小贩也开始做起了羊肉汤面的生意,如果有钱的,可以花上几十文,买一碗加了肉片的汤面,如果没钱,就花上十五文,吃羊杂汤面,味道倒是都相差无几。

这个价格虽然略贵,但也不至于消费不起,所以京城百姓会选在天寒时带上全家吃上一顿,犒劳犒劳自己。

连宗人府的同僚也常常这么吃,毕竟他们属于小康家庭,偶然消费一次也不打紧。

沈齐看的啧啧称奇,路过集市上还打听了一回,没想到因为羊肉汤面生意的火爆,胡椒的价格还略略上升,涨到十八两一斤,难免让一些早早卖掉胡椒的小吏捶胸顿足,大呼后悔。

不过后悔也没用处,毕竟还是换成银钱,落袋为安更好。

清晨。

沈知澜费力套上厚重的棉衣,然后才赶下了床,去洗漱。

结果他才刚刚下地,就听到外头有人敲门,还颇为急切。

“来了来了,在穿衣裳呐!”沈齐一边应声,一边急急的套外衣,慌乱中还穿错了袖子,好容易穿好,才能赶着去开门。

“谁啊,有什么事情?”沈齐打开门,对方赔笑着说,“兄弟不好意思,这么早就来打扰你,实在是家里的水都冻上了,水井也冻上了,根本提不上来水,这才来找你要点热水。”

“热水还没来得及烧,只有水桶里还有点凉水。”

“也行也行,我们自家烧。”来人一边跺着脚一边说,“京城这天气是真冷啊,从前也不知道放在外面的水会冻上啊。”

“下雪了么,难免的事情,我找本地人打听过,夜里要提前把水井用草席子该好,然后提几桶水放在卧房里,省的麻烦。”

沈齐去室内提水,对方一边道谢一边提着水去了,说到了中午还桶过来。

说了一会儿话,把沈齐冷的够呛,连忙又窜回被窝里躺着,暖和过来才说,“该死的天气!”

他在茂州真没见过这架势,滴水成冰了。

沈知澜全副武装的穿戴好,这才悄悄去跟沈齐说话,“爹,突然下这么大的雪,衙门里有没有做好过冬准备啊?”

沈齐呆了呆,“户部的老爷们应该早就做好了吧?年年都要提醒人准备炭火,扫清积雪的。”

“喔,那就好。”沈知澜瞧着,这天气好像还要降温呢,如果再降一些,对奔波一年的百姓来说又是一桩苦楚。要准备厚衣

被,要炭火,要提前储备好粮食蔬菜,市面上这些东西肯定会涨价,到时候又是一团乱。

不过,衙门应该早就做好准备了吧?也用不着他这么个小孩来操心,他这么安慰着。

但是在宗学里碰到沈岩时,他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沈岩愣了愣,转而说,“衙门里早就准备好了这些东西的,堆放在库房里,怎么布置也是有章程的。”

“喔。”沈知澜小声说:“那就好,我就是觉得今年冷的特别早,也冷得厉害,不如多存一些粮食在手里,更加妥当。”

沈岩嗯了一声,“小孩家家的,太操心小心长不高喔,快进学堂里学习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