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闲散宗室八卦日常 > 160180(第31页)

160180(第31页)

咦?

他的指腹在砚台底部来回摸索,底下似乎有刻痕?

把砚台翻转,指甲轻轻在刻痕上刮过,能感觉到的确有什么痕迹。

“或许是上一任主人留下只言片语,等待有缘人拾得。”沈与钰猜,这种心照不宣只等机缘的做法,简直戳中了沈与钰的心坎,他很想知道,上面到底刻了什么。

“一块砚台,能有什么好话?左右不过是落款姓名而已。”沈与锐狂泼冷水。

“就算是落款也有趣,上面刻了年月姓名,我们再刻一个上去,没准几百年后出土,又有后人可以窥探如今生活的一二。”

沈知澜对跨越时空的对方同样意动,立刻准备刮开来看个究竟。

砚台的上任主人很有巧思,落款部分用胶泥盖住,胶泥冷却后很坚硬,只能先泡水,等它慢慢融合。

沈与锐见兄长兴致勃勃,只能干瞪眼等候。

清水里组建冒出墨色,胶泥松动了,沈知澜用小木棍一挑,胶泥立刻脱落,露出上面的字体。

“至真初年,五月,竹竹,筠斋主人刻,留待后人”沈知澜一边辨认一边念着,谁知道沈与钰听到这个落款如遭雷劈,立刻探头过来看,“当真?”

连沈与锐也跟着伸头。

沈知澜把砚台塞他手里,让他自己看。

“哎呀轻点轻点。”沈与钰如同捧着金元宝,小心翼翼拿着,甚至还拿出手帕垫着,生怕磕了碰了。

沈知澜:?

缓缓打出问号。

难道真是什么绝世珍宝古董?不对啊,至真是先帝的年号,不到百年的东西,怎么就成古董了?

沈与钰用手帕擦干水分,再次小心辨认,确认落款后呼吸急促,双眼圆睁,一副快喘不上去的样子。

“真是古董啊?那我们可要对半劈。”

“不是古董,胜过古董。”沈与钰郑重道,他解释道:“竹筠斋主人,是我外公的闲号,外人不知道的。”

那沈知澜懂了,他同样睁大眼:“天呐,真的?这不算巧合,什么是巧合?天呐天呐!”

他连着打了好几个转转,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沈与钰也同样开心,但他还能控制住,只是抓紧了砚台不松手。

“几十年前的旧物,被随手送到书画斋,中间不知道流通过多少次,经手了多少人,然后再在偶然的一天,被后辈发现,找到,简直像传奇话本一样。”

沈知澜这回郑重的把砚台塞到沈与钰怀里,“意义这么重大的东西,我拿着也是白费,倒不如你拿着。”

沈与钰张嘴想要拒绝,心内又十分不舍,沈知澜已经不容推拒的说:“这叫物归原主,好好拿着吧。”

沈与钰舍不得把外公雕刻的砚台拿出去,又觉得这样对沈知澜不公平,于是出言说要再买一份。

“算了算了,刚才是我的新手光环,已经爆了金卡,接下来估计都是铜卡铁卡了。”沈知澜没打算再试,“走半天累了,不如去找个茶楼休息?”

沈与钰欣然点头,于是几人并护卫一同去了附近的茶楼休息。

这里靠近书画街,做的自然是读书人的生意,每日都有书画比拼,还有口才好的说书先生讲各地人文趣事,风土人情。

现如今,正有个说书先生在讲着某地的奇闻轶事,沈与锐听了两句就入了迷,连忙要了二楼的最佳观赏包间,准备坐下来细细听。

这种看似新奇的故事,在沈知澜那里,自然是一点不稀罕,他托着下巴,全当在听伴奏音乐。

第174章第一百七四章

包厢视野好,既能俯视全场,又能推开窗户,看着外面来往的人群。

沈知澜分了半只耳朵给茶楼,半只耳朵给这两兄弟,还有一整只,都放在楼下,津津有味听着楼底的小贩跟人讨价还价,为了一文钱来回拉扯十八回合。

他听的正得趣,茶楼里的说书声暂停,转而有一曲悠扬的小调响起,黄莺出谷般的女声在楼内响起,响彻整个茶楼。声音极轻极柔,偏偏还极其响亮,不论在茶楼的哪个方位,都能清晰听到。什么调子他没听出来,或许是方言俚语,但音乐本就是一种语言,曲调中的轻快愉悦,已经跃然而出,听的人会心一笑。

一曲终了,沈知澜不禁赞道:“唱的真好,真是金嗓子。”

这要是在现代,至少也是个金曲歌手的程度,还是现场版,想要买到这么前排的演唱会门票,还要动用十八班外挂才行。

“这样的也叫好?那是你没听过戏班子的金嗓子,那才叫好呢。”沈与锐听不得这话,立刻杠起来。

他是不抬杠不舒服,沈知澜全当自己没听到,继续侧耳倾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