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从外表上真的看不出什么特殊的地方,平凡得就像是走在路上,你随眼一瞥就能看到的路人。
而在李讲的背后,他们却都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对着供奉台上的牌位,虔诚祈福。
“这是……愿力佑福!”
四面八方,像是掀起了一阵山崩海啸。
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无一不惊得头皮麻,脊背像是有一道闪电穿过。
“不可能……这绝无可能!”
骆淳渊不断的摇头,失声道,“从古至今,遍寻古史,整个大唐,也就只有五个人能够得到愿力佑福。”
“这五人,谁不是封圣后,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才得到的愿力佑福,你李讲有什么资格相提并论?!”
他太愤怒了,此刻甚至显得有些歇斯底里,不顾一切。
因为,愿力佑福牵扯太大了。
一个连他都没有做到,可以称之为遥不可及的目标,居然被年纪轻轻的李讲做到了。
高傲如他,如何能够接受?
第一反应就是反驳,质疑!
“骆淳渊,死到临头,你还有什么必要骗自己?”
姜迦冷笑,毫不客气地说,“文王是没有封圣,可是,论功绩,他逊色于谁了?”
骆淳渊两眼猩红,愤恨不甘,指甲刺入血肉中,却恍若未觉。
众人听到姜迦的一番话,也慢慢反应过来了。
是啊,李讲虽然年轻,甚至还没封圣。
可是,真要谈论起功绩,他比谁差了?
光是传播文道这一项,就足以比肩圣师。
更别说,他还亲身参与立法,接连颁布《义务教育法》与《科举法》了!
李讲做过的一桩桩,一件件论过来,简直是不胜枚举。
这样的人,要是没有得到愿力佑福,那才是奇了怪了!
“女子科举,势在必行,如同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终有一天将要席卷而至。”
李讲开口,声传几十万里,不只是兰州所有百姓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就连相邻的青州、药王城,也察觉到了异常!
“在这历史重大之变局中,尔等非但不愿意助推大唐一把,让民族复兴,祖国昌盛,反而还激烈反对。”
李讲面色平静,声音恢弘,里面携带着某种庄重雄厚的法则之力。
这让许多人都情不自禁的抖,就像是在聆听父辈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