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我头顶有词条,康熙激动晕了 > 130140(第21页)

130140(第21页)

康熙看他这样子,说道:“你已经打出去一棍子了,应该送一颗甜枣出去,如此威德兼备,才能收服人心。”

胤祝点点头,这点倒是愿意听老头的,“那能给他们什么甜枣呢。”

康熙:“挑两个你觉得有才能又有培养价值的人出来,带在身边,旁人看了自会向你靠拢。”

胤祝看了眼老头,果然是应了那句俗语---

【词条八十四,糟老头子坏得很。

现代网络流行俗语,表示人越来心眼越多,随随便便动一个心眼就把年轻人阴了进去。同于孔圣人所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1)】

胤祝抽了抽嘴角,词条现在都会根据他的心情抢答了,不过他虽然觉得老头坏得很,却不能让别人这么说老头。

词条也不行。

感觉到词条能量抖了下,胤祝看到了它出题期间的的题外话。

【(就应该让你被糟老头子带歪)做题要求,造句。

完成奖励,起重机详解图册。

求助:1,玄烨;2,---】

康熙看着十五,眼神里充满了关爱:儿啊,你自己应该也是觉得你阿玛是个糟老头子,才能让教你的词条发出符合情景的题目吧。

胤祝被看得有些心虚,在心里呼唤词条:你有没有觉得哪里呼呼漏风?

为什么每次老头用这种能看透人心的眼神看他时,总感觉后背冷风呼呼的呢。

词条给予了胤祝回答:【本词条保护宿主隐私,绝对不会把您的作业答案放到公屏上。请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尽快提交本题目答案。】

被怀疑了。

康熙心里一乐,盘膝坐着,改看工部刚提交上来的白糖销售折。

工部出的白糖是用十五刚回宫之时得到的那份白糖制作手册上的方法,并运用手册上的机械做的,此事康熙亲自督办。所需机械的制造集合了蒙养斋、工部、内造办、宝泉局等好几处工匠,为了克服动力问题,他们将所有会“自动”运转的部分都换成了人力或水力推动。

当时康熙还没理解机器的“自动”问题,现在倒是很清楚,那是用蒸汽热能带动的,不过短时间看来朝廷还会将人力机械继续应用至少十年。

虽然机械部分耗时很长时间,但成果是喜人的,只一天时间,工部的新设部门制糖局就能产糖三百到四百石,合四五千斤。

这一天就能做出来台湾那地方一个月能做的量,因此把制糖局设在京城,增加了甘蔗的运输成本,康熙也没有后悔。

且按照制糖手册做出来的白糖细如沙白如雪甜如蜜,很受京城里中等以上人家的欢迎。

以前京城里用的糖,都是从两广福建运输而来,价格波动很大,只因糖不如盐是必须,朝廷才没有加以干涉。

但是朝廷自己做了大批量的糖并顺利销售出去之后,康熙发现了糖的一个妙用---敛财聚富。

如果蒸汽机能被成功改进,工部造出来的糖将会更多,彼时只是糖的收入,就足以支撑西北军费了。

不过到时,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将制糖局设置在两广等地,否则甘蔗的运输根本无法供应京城制糖的需求。

【哎呦,我皇阿玛这个糟老头赚大钱了,虽然说糟老头子坏得很是个定律,但我觉得我皇阿玛坏得挺可爱。】

康熙留得不多的胡子都抖了下。

胤祝趴在桌子对面,跟着看老头的折子,眼珠子都能飘到那份折子的正上方:“皇阿玛,一斤白糖三十六文批发给外面的商人,一天能做出来四五千斤,制糖局这利厚得很啊。”

康熙往后一靠,把折子倒过去推到他面前,“你看看,有什么意见给朕提一提。”

胤祝的意见那可多了。

首先用高价收购的方式鼓励南方大批种植甘蔗,其次派人去北方找一找有没有能做糖的作物,如果胤祝记得没错,甜菜是北方作物,而甜菜才是制作白糖的大杀器,出糖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只是不确定现在甜菜有没有从西方国家传过来,这个好像不是他们中国本土作物。不过这也没关系,若还没有传进来,再让找几个传教士回国一趟就行了,还可以选几个大臣跟他们一起去,让现在的人去彻底感受一下迥然不同的西方风气。

最后一条建议,想办法改进现在马拉人推的落后交通方式,造出一些有他那个小电车一样威力的汽车来。

康熙勾勒出来了词条世界的大致模样,一切神通无所不能,却偏偏是人造出来的,这让他有些热血沸腾,很希望自己能有看见胤祝形容的那些东西的一天。

天花乱坠的一通乱侃之后,胤祝猝不及防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皇阿玛,您看您都这么有钱了,能不能给我们九门提督增加一些伙食银子?”

康熙立刻清醒:“伙食银子?九门提督的伙食还不够好?”

胤祝:“那是以前,现在儿臣不是加大了训练强度,您还说让给甜枣呢,这真金白银不到位,怎么甜?”

康熙犹豫了一下:“你想增加多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