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考场上。
在考官宣读了考试的注意事项之后,试卷已经被发了下来。
房遗爱今天穿着一身青衣,在所有考生中,显得极为普通。
他与矿场学堂的几个考生,被分别安排在考场的角落里。
房遗爱抬头看了眼其他人,见其他人都是眉头紧锁的模样,心下不由一惊。
“糟糕!莫非这一次陛下所出的题目,竟然难到了这个地步吗?竟然让这么多人都束手无策?”
房遗爱看了眼在他身前不远处的那个男子,好巧不巧的,那里坐着的正是来自于五姓七望王家的王仲德。
见对方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处下手一般,房遗爱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这一次题目对于大家来说,都挺难的。
这样也好,即便是自己考的太差,总算也有借口遮掩过去。
房遗爱心里刚闪过这个念头,眉头一下子又皱了起来。
因为他这才想起当时在长安城门口,魏叔玉与王仲德之间的赌约。
要是自己真考砸了,那就不只是丢人那么简单了,怕是连大哥魏叔玉也要给牵连进去。
“房遗爱啊!房遗爱,你可以一定要支棱起来啊!”
房遗爱拍了拍自己的脸蛋,脸上传来的疼痛终于让他的心思给冷静了下来。
这时,考官也走到了他的身边,将试卷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现在还是发卷时间,考生们只可以看,而不能作答。
需要等到所有考卷都已经发放完毕了,考官宣布开始,才可以正式答题。
房遗爱深深吸了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这才朝试卷上看了过去。
只见试卷上写道:
《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然则为国取利,当以何为本?昔者太公治齐,通商工之业;管仲相桓,富国强兵。或言利民即利国,或言聚敛可资国用。今欲使国库充盈,百姓安乐,当何以权衡?试申论之。
这是一道策论的题目。
题目通过引用春秋时期人物,管仲的治国理念,让考生们有感而发,去明晰利国和利民之间的关系。
看着眼前的这道题目,房遗爱一下子给愣住了。
不是因为他觉得这道题目有什么困难之处,而是觉得自己该不会产生了某种幻觉了吧?
因为类似的题目,他曾经在魏叔玉那边的题海战术里面,做过许多道。
有的题目难度,甚至要比眼前这道题目还要难!
“这便是陛下亲自编纂的题目?就这?”
房遗爱先是一阵疑惑,紧接着脸上便露出了狂喜之色。
因为他已经想到了该如何破题了。
这道题目本身,只是让考生们去谈论利国与利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可要是只谈论了这些,凑合及格或许还可以,可想要脱颖而出,怕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可对于房遗爱来说,题海战术对他的改变,让他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学霸们口口相传,一种叫做题感的东西。
普通学生面对题目,大多上来就拿着自己的所有本事,去强行破解了。
运气好的,尝试一两次,方向对了,也就解决了,等到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同样的方法再来一次。
运气不好的,浪费了许多时间之后,也就只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