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无所不能的仁王君 > 400417(第20页)

400417(第20页)

那是他用再高压的训练方式都磨不出来的东西,因为没有身临其境是无法锻炼出同等的心态。

并且那时候的自己经历了鬼王之战,反应速度和攻伐气场都要胜过现在的小仁王许多。

小仁王现在的网球之道并不能说是完全成熟了。应该这样解释:仁王将自己后来打磨,历练后的完整又圆融的网球之道教给了小仁王。这足够适合小仁王,因此小仁王汲取吸收得很快。但属于仁王的底蕴太深了,小仁王要将之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花更长时间。但综合来看,小仁王现在单纯在网球技术上的实力,是胜过同期的仁王的。

但成绩却不如。

这和小仁王本人反而没什么关系,和仁王的关系要更大一些。

仁王在这个世界“复出”,之后征战这个世界的职业圈,像是突然加入了浅水的鲶鱼,无往不利,于是他的压力加速了这个世界职业网球圈的竞争,在职业圈磨砺的职业选手也被逼出更强的实力来。

就像是更强的立海大会磨炼出更强大的冰帝和青学一样,这个世界的迹部,手冢,越前等人都比仁王记忆里同期的他们更强。

而在仁王的“鼓励”下,这个世界的网球职业比赛也在五年内不断蜕变,不断变强,以至于幸村和小仁王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被俱乐部建议延缓进入成人赛的步调(因为前两年打职业赛的博格和梅达诺雷几乎直接被打“废”,并且连续两年在资格赛“一轮游”)。

甚至青年赛也因成人赛的压力变得竞争更激烈了。这部分就不只是仁王给予职业圈的压力了,也有小仁王这批选手进入青年赛以后给对手的压力。

但按照进入职业圈的阶段来看,从去年美网开始进入职业赛的小仁王,今年第一次打法网就能够进入第三轮,和同样第一次打法网的幸村进行一次小型的“日本德比”……

不比自己差呢,仁王想。

但只是这个程度,想要跨越时空的鸿沟,是不够的。他们之间甚至隔着不止十七年,还有更多,更长的岁月。

第412章激烈对决

场内,比赛的节奏在逐渐变得激烈。

小仁王和幸村认为他们是在试探,但或许是他们太熟悉彼此,他们的“试探”和许多人理解里的“试探”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是突然从有些和缓的节奏中跳出来,以雷霆一样的节奏去进行一次攻击,又在被回击后直接将比赛拉回原来的节奏,一种让观战的人有些不舒服的“试探”方式。

他们对彼此的呼吸法很了解,而基于自己的呼吸法,对对方的呼吸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推演。比如小仁王见过幸村的通透世界,但都是作为队友或者观众,作为对手时面对通透世界是怎样的感觉呢?小仁王希望摸底,但幸村不会轻易开启通透世界。

他将小仁王用来试探的攻击,用技巧回击。这种回击方式对他的体能和身体肌肉也有消耗,但小仁王只是像“刺客”一样突然攻击,这就还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而幸村也会试探,试探小仁王技巧的掌控力。

小仁王的基础扎实,对不同招式都能找到最简单的应对方式。幸村曾想过,小仁王这种打法其实也算是“完美圣经”,但小仁王打的网球当然和白石完全不同,或许处理球的方式都用的基本功的招式,但本身击球的选择,和节奏的控制都带有战术的意思,是完全成体系的招数,而不是孤立的招式。

幸村是很赞同这种打法的。他自己也没有开发什么很孤立的招数。“灭五感”也是融合在整个网球体系里的。对攻时他也是用基础球技来应对,而不是开发那种能喊出声并且名字很霸道还很长的招数。

这种网球体系的构建在最初会显得技巧单薄,这也是国中时小仁王那两年好像技巧是最弱一项一样——这当然也有他当时练习网球时短的原因,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小仁王在构建整个网球体系,那么在网球体系还没完美搭建时自然会显得捡漏。

而现在,整个体系模型已经完整了,3D的模块都由一根根线条组成,线条密密麻麻复杂又立体,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只搭建了骨架。

但幸村又觉得,自己好像是目睹着小仁王一步步搭建模型的,因此他也不意外小仁王的底蕴。

而在这种体系的构建下,“灭五感”最初的肌肉麻痹以及一些技巧性的引导就失去了效果。

小仁王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极强,他很清楚要怎样接球能够避免让肌肉陷入麻痹状态,卸力和用其他部位的肌肉辅助发力的技巧融入了他的本能。

而无法用这些技巧前奏引导,就算用精神力去构造领域也落于下乘了。

或者说,他们两个人的精神强度相当,因此幸村没办法用自己的精神力领域去“镇压”小仁王,那么“灭五感”这一招自然就无法成型。

但更早的时候,还没正式打职业,在立海大打练习赛的时候,对小仁王时,“灭五感”这招就没有太大的效果了。

因为小仁王很坚定。

汹涌的负面情绪,完全黑暗的环境,以及五感消失,都不会让小仁王动摇。

甚至小仁王能循着黑暗世界中构造领域的精神力去摸到领域的突破口,因此那时候“灭五感”在小仁王身上就没什么效果了。

现在完全失效也不出幸村所料。

失效的也不只是幸村的招数。

小仁王没有太多有名字的网球招式,只是偶尔会打出带着剑技意蕴的“流星抽击”,不过那不是固定的招式,而是属于呼吸法体系的攻击。前两年小仁王在青年赛里常用的反而是另一种技巧——利用精神力的特性强行和对手同调,继而获取对手的招数和比赛战术。

这一招对幸村也是没有用的。

他和幸村在双打时能够直接进入同调状态,但小仁王的精神力强度并不够他强行勾动幸村的精神力,所以单方面同调是行不通的。换句话说,如果他们真的在单打比赛中进入了同调状态,那么战术思维和精神力互通也会自然而然进行下去,没办法由小仁王掌控。

不过,这两招都是他们摆在明面上的,更早一些就会的招数了。当然不是他们的底牌。

以及一些他们现在已经不怎么用的招数,则不在试探范围内。比如小仁王的幻影。职业赛场当然存在“宿敌”和“心魔”,但小仁王现在的比赛等级所接触到的“宿敌”都没有太大意义。意图在职业赛场上打下天地的青年职业选手会有很多在意的对手,胸中永远热烈,这种不唯一的“宿敌”对小仁王来说没有利用价值。

“幻影”成仁王就更不可能了。他打世界赛时就只把幻影成仁王这件事当成一种学习球技的方式了。但签约职业以后他逐渐不再幻影成仁王,而是不断消化之前在幻影中见过的画面,得到的知识,再锤炼自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