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祭天称王,建立国号!席卷天下的威势,贾府的心思!
在又一次得到了香菱肯定的答复之后。
薛宝钗这才用愈发亲近的语气说道:“你现在已经不是丫鬟了,而是薛家的二小姐,不要再称呼我大小姐,要叫我姐姐,还有,称呼宝琴也要为妹妹才对。”
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香菱呆呆的看向薛宝钗,试探的小声开口道:“姐……姐姐?”
“我的好妹妹。”薛宝钗宠溺的一笑。
香菱像是得到了鼓励一般,又看向了薛宝琴,语气中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信心,道:“妹妹?”
薛宝琴自也是第一时间称呼香菱为姐姐。
就在薛家姐妹这边,为了挽救薛家的危亡,决定要抛下一切矜持时。
罗浮这边,享受了两天妙玉和邢岫烟的温柔乡后。
他却是终于开始在江南,正式称王建制。
按照传统,称王建制,往往都是选择自己曾经的封号,故地来称王的。
比如说,汉朝,就是因为刘邦曾经是汉王,三国时代,孙权位于吴地,曹操曾经为魏王,晋朝也是如此,因为司马懿受封晋王,唐朝则是因为李渊曾经为唐国公。
这种传统一直到元朝才被打破,就像是朱元璋曾经称吴王,但时候所建立的朝代国号却是明一般。
罗浮于金陵称王,在王号之中,自是会和朱元璋一样,有一个吴的选择,除此之外,罗浮祖居北直隶,曾经为燕国故地,但他的祖地,曾经也被赵国占据过,无论是燕还是赵,都算是备选的王号。
当然,罗浮起兵,麾下为罗天军,罗浮更是自称为罗天大帝,如此一来,罗也是备选之一。
在即称王建制,祭天立基的时候,罗浮麾下的班底,开始为罗浮王号的问题而争执了起来。
吴王、燕王、赵王、罗王,这四个王号是最多朝臣上书建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葩的王号,比如乾、天,这两个王号,也是从罗浮罗天大帝的匪号之中而来。
只是这些备选王号内,真正的焦点,还是燕王,赵王和吴王,无论是罗,乾或者天,在支持率上,是远远不如前面三者的。
对于王号的问题,罗浮并不打算搞什么特殊,而是在朝臣各执一词的争执过后,直接拍板,选择了赵王。
毕竟当年的赵国,可为七雄强国,是真正意义上,从头到尾都能够和秦国打的有来有回的强国,一直到四十万青壮,被白起坑杀,赵国才彻底一蹶不振。
可饶是如此,赵国也是山东六国之中,抗的时间最长的,即使是邯郸都被攻占,赵国的公子赵嘉,还在代郡,立了算是赵国延续的代国。
所谓的王号,不过是一个过渡罢了。
一旦罗天军北伐,彻底覆灭庆朝,那么新朝国号才是真正的焦点。
选择哪个对罗浮来说,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从称王建制这个仪式上,彻底确立自身的班底根基。
毕竟罗浮称王了,才能够给麾下加官进爵,通过这一点,彻底完成人心的稳固,为北伐定下基调。
当罗浮这个主心骨,一锤定音的选择了赵为王号后。
一个黄道吉日之下,罗浮于金陵城外的紫金山祭天,正式称赵王,定下了和北庆,划江而治的暂时性基调来。
接下来,设置内阁六部,彻底建立了自己的班底。
整个过程快的异乎寻常,但却顺利的没有半点波澜。
随着罗浮正式称王建制,北伐也提上了议程。
以罗天军的强大战斗力,再加上不久之前,扬州城外王子腾的惨败,可以说北庆,已经被彻底打断了在主心骨了。
要知道,即使是罗浮穿越之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一个大国,损失几万精锐,都是伤筋动骨的程度。
而在眼下这个时代,王子腾之前的扬州之败,看似实际损失不大,可那却是真正撑起了北庆牌面的最后底蕴了。
其中可是连各家权贵都掏出了棺材本来。
全军覆没后,真正的打击,是让北庆一方,彻底对罗浮产生了恐惧感,甚至已经达到了,将罗天军视为不可战胜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