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朕就是万历帝 > 第892章 利国益民的千秋工程(第2页)

第892章 利国益民的千秋工程(第2页)

我大明安西,又何止西域一隅?取此名,太小家子气了。”

坐在马鞍上的沈万象和王用汲不由上身一直。

是啊,大明在西北扩疆万里。

金山以北玄河、谦河,金山以南的伊丽、濛池,一直到里海和乌拉尔河东岸的钦察草原,还有贵霜郡的河中地区,是前汉唐西域的数倍。

以安西之名,命名一隅之地,确实小家子气,不配煌煌大明的气度。

“昆崚省包括哪些地方?”王用汲问道。

“疏勒郡,龟兹郡,伊吾郡,以及于阗郡。”

沈万象眉头一挑,“全是天山南路的郡县?”

“是的,天山北路的伊丽和轮台等金山以南草原,分给蒙古前翼弓月伯和双河伯所部。”

“宣徽院直领的蒙古四翼诸侯伯部。”

沈万象点了点头。

一个多小时后,众人来到疏勒城西门,西门城楼两边,各挂着一条长幅。

左边是:“全心全意热爱大明!”

右边是:“全力以赴建设大明!”

走进西门,先到昆崚布政司报道,布政使梁思温接到通报,立即接见了他们一行人。

“我们昆崚布政司,目前归三边总督节制,是为三边的大后方。”梁思温耐心地解释着,“你们此次东行,就走龟兹、伊吾两郡的北路吧。”

“梁藩台,北路易行吗?”

“对,北路易行。从西安经兰州、凉州、玉门关,出伊吾的直道,经过三年的修筑,于今年春二月在伊吾郡哈密县星星峡东口的马井驿,与甘肃瓜州县修过来的河西直道,连上了。

沈正使、王副使,王师长你们一行人,可以从这条直道,一路疾行,沿着天山南路,穿过土鲁番盆地和哈密沙碛,再沿着祁连山脚的陇右古道,渡过黄河,直抵兰州。”

听着梁思温的话,沈万象和王用汲不敢置信。

“真的修好了?”

“我等离京前,黄河直道还只是规划着从威海直抵兰州,想不到五年过去,居然修到了疏勒城!”

梁思温黒痩的脸上,满是自豪和激动。

“昆崚布政司上下,日夜赶工,勤勉用命,终于不负圣望,按时完成了皇上寄予厚望的重大工程。”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离开大明五年,这片热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万历元年以来,觉得大明土地上处处有变化,想不到万历五年后,大明的变化是越来越大,超出自己的想像。

到此时,两人才深刻领悟到,朱翊钧此前所说的千年之变局,开天辟地新时代的深刻含义。

在疏勒城休息了一天,一行人继续赶路。

出了东门,沿着宽敞的直道前行。

这直道宽十米左右,中间用沙棘、梭梭、棒等灌木植物隔开。

它们被用石块或木栏圈在中间一道,有的地方还能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植物,绿手掌绿胳膊一样,上面长满了尖刺。

问沿路养护的人才知道,这叫仙人掌,是从艮洲夏州南部,黑曜石国旧地引入的。

还有一种叫仙人球,是从巽洲乐浪郡、永熙郡引入的。

道路被中间灌木丛隔成左右两道,每道四点五米左右,足够两辆马车并排行驶。

一般情况下,马车走在里面,骑马坐骆驼的走在外面。有时候看到尘土飞扬,铜铃急响,那是马车在超车。

直道两边各种着一排树,有的才一人多高,有的有两三米高,都非常笔直,都是白杨树。

绿叶随风摇摆,十分惬意。

树的外面是一条暗渠,常年流水不绝。

每隔一公里,左右会有一处休息地,修有一个凉亭,从暗渠引出水流入有盖的池子里,人畜分开饮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绝世神医
粉嘟嘟的馒头绝世神医
...
妙手小村医
花街教官妙手小村医
...
恐怖女主播
吞鬼的女孩恐怖女主播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