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山腰上,树着一排巨大的标语牌,依山势而立,蜿蜒数百米,疾驰的火车上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中州河南欢迎你!”
火车继续前进了不到两里,只听到咣当声响,火车不停摇晃,前方分出一条又一条铁路的,从车窗看出去,只见十来条铁轨在前面展开,上面停着几列长长的货车,还有一列客车徐徐相对驶出,向陕西方向行驶。
沈万象和王用汲很吃惊,“这潼关站看上去规模不小啊。”
“潼关站是乙级枢纽站,十车道,四个客运站台,那边还有一个货运站场。”石星眯着眼睛,看着阳光下的潼关站,像是在追忆什么。
沈万象和王用汲很清楚乙级枢纽站的含义,很是惊讶。
“潼关为何成了乙级枢纽站?”
“同蒲线在这里跨过黄河,与郑西线会合。”
“同蒲线?大同到蒲州的铁路线?我记得山西只有一条京汉并行线,北起归化(呼和浩特)经大同到太原,再经过上党郡的潞州泽州,进河南河内郡怀庆、济源,在孟津过黄河入河南,再过洛阳、南阳,出湖北襄阳,过兴都直抵江陵。”
原本这条铁路直抵枝江,但是内阁几经讨论,最后改为直抵长江北岸的江陵城,南边公安继续往南修,向西南穿澧州、石门,走湖南西部,直抵广西柳州。
在那里会分出三条铁路。
一条继续向南,直抵海边的钦州港。一条向东,经梧州、肇庆直抵广州。一条向西,经南宁、凭祥直抵静海交州。
长江以南的路线,全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可能陆陆续续需要修十年二十年,但它已经列为南北主干道之一,不管多久,一定会把它修通,从草原直抵北部湾海港。
这么重要的铁路线,为何从枝江改到了江陵?
因为内阁总理张居正是江陵人,为故乡父老谋些福利,人之常情!
山西有了这么一条重要的铁路,怎么又冒出一条同蒲线?
石星解释道:“同蒲线是国朝铁路计划第二阶段的重要节点,连接山西与陕西的重要通道。
从大同到太原,共用归钦线,到太原一分为二,同蒲线向西北分出,过洪洞、临汾直抵蒲州,再在潼关以北修建黄河大桥,直通潼关站,与郑西线连在一起。”
原来是这样!
王逢猛突然问了一句,“那这潼关站是属于陕西境内,还是河南境内?”
是啊,火车刚过来时,都看到河南欢迎你了。
徐贞明和石星对视一笑,“要是潼关跑到河南去了,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数百万秦川父老乡亲们岂不是要痛骂我等?
徐督和本抚据理力争,终于内阁议定,黄河向南十里,从潼关山口向东延伸十里,这宽十里、长十里的地方,包括这潼关站,划归陕西。
潼关站因此留在了陕西!”
徐贞明在旁边补充说:“河南对此忿忿不平,于是就在一出潼关山口的铁路边上,那山腰上立起河南欢迎你的大牌子。”
看他的嘴角,明显挂着几许得意之色。
火车缓缓在站台停下,加水加煤,停了大约半个小时,火车继续前行。
火车向郑州飞驰,陕甘总督长史李治彬和陕西巡抚长史袁咸安,在袁咸安的卧铺房间继续聊着。
“李兄,听说徐督要调任京师?”
“可能性很大。不过具体内阁哪一部哪一寺,就不大清楚了。”
“徐督在西北大兴水利,植树造林,功在千秋。可是他升迁之路,听说有些模糊。好像是皇上不知道把他放在六部诸寺的哪一处。”
“是啊,首先徐督去司农寺不合适。
工部,非徐督所长。
都水寺,印川公(潘季驯)奉诏主持黄河北归工程,这是需要耗费十年二十年的浩大工程,需要都水寺牵头,徐督去干什么?
确实苦恼啊。
而今皇上取消陕甘总督的圣意越来越明显。陕甘总督罢黜,徐督前途何在?总不能继续向西,去昆崚兴水利种树木吧。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