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我父刘玄德 > 第535章 申家遗患(第1页)

第535章 申家遗患(第1页)

第535章申家遗患

汉中之战时,除了王平以外的所有季汉将领都想要据城死守,等待费祎所统领的季汉主力自蜀中北上来援。

可唯有王平看到了事情的关键,一旦放开了道口,让曹军冲入了汉中盆地,不谈对汉中盆地民生的巨大打击,仅仅是从战略层面考量,费祎的援军都会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很容易被曹军打一个以逸待劳。

更可怕的是,劣势不仅仅只有这些。

曹军进入汉中盆地后,还会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那就是曹军能够使用西汉水转嘉陵江,朝汉中输送军事物资了。

这能大大增强曹军在汉中的战力和续航能力。

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并敏锐的察觉到地理的优势性,王平才乾纲独断,力排众议,放弃固守城池,坚持以主力出野外而守山势。

最终,王平成功的将曹爽以及曹魏的十余万大军堵死在山道之中,既不能出,又没法展开兵力,甚至连以优势兵力发动攻势都做不到。

而王平麾下的季汉军队,以弱势兵力却能硬抗曹爽优势兵力的车轮战,屡战屡胜,可见其练兵之能。

王平面对的曹爽主力,可是曹魏军队中最为精锐,装备军械最好,待遇最优的中央军。

结果在王平的季汉军面前碰了一头包,等到费祎赶到,曹爽险些被前后包夹,全军覆没。

实际上季汉军队自武侯练兵开始,单兵素质和阵战能力都是优于曹魏的,否则也没办法把地屯到司马懿大营对面去的。

只可惜天不佑汉,但凡给武侯再多十年的寿命,虽依旧难改天下大势,却能以雍凉二州证明武侯个人的能力。

兴势之战中,王平仅以三万兵力,成功大败曹爽十万劲卒,尽显名帅风范。

王平素来以敦厚沉稳、刻板稳重的形象示人,可在兴势之战中,却又能表现出精准判敌,战术灵活的特点,再加上其治军严整,善于练兵的能力,很得刘封欣赏喜爱。更别说王平本人的政治光谱是亲汉色彩,而且忠心耿耿了。

只可惜王平是賨人,年轻时又从母姓,并非知名人物。

刘封让许褚顺带找找,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本心并没有多少能找到人的期待。

却没想到,此时尚叫何平的王平竟然主动找上门来,恳请许褚允许他投军。

何平自然不知道这些事情,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正值青春年少,听说了汉军的威风事迹,又亲眼看见汉军沿途秋毫无犯,甚至对待賨人也一如汉民,不但没有丝毫劫掠冒犯的行为,就连行军都特地避开了耕田,军纪好的几乎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

何平自小就憧憬汉家制度,喜欢汉人风俗,看见汉军勇不可当,上庸各处开城乞降的景象后,他便招呼起自己的小伙伴们,一同下山,想要找许褚投军。

许褚看着何平,试探性的问道:“你可是从的母姓?”

何平吃了一惊,不过这也并非什么秘密,他身后的小伙伴们可谓是人尽皆知。只是不知眼前的将军是怎么听说这件事情的。

想到这里,他压下心头的疑惑,当即点了点头,难得的多了一嘴解释道:“家中父亲早年亡故,母亲便带我回了母族部落,然后改成了舅父姓氏。我父生前姓王。”

许褚心说这算是彻底对上了,凶悍的面庞上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既如此,且入队,跟在我身边先当个亲兵吧。”

何平见许褚同意,而且还收了自己当亲兵,顿时大喜过望,赶忙叩谢道:“我等拜谢将军。”

许褚笑着摆了摆手,不再说话,重新汇入南下的行军队列之中。

何平等人赶忙跟上,大队人马朝着南面上庸一路而下。

到了上庸城时,此时连第三阵的祖郎都已经赶到了,可见刘封军如今是多么的闻战则喜。

摆在许褚、庞统等人面前的是那一万多申军俘虏,以及三千韩冉部曲该如何处理。至于房陵的蒯家、邓家,两家加在一起也不过六百来人,倒是显得无足轻重了。

“韩冉不能动。”

庞统第一时间就下了决断:“上庸虽然拿下了,可汉中可是更难的骨头。”

上庸虽险,却还不如汉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