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是想请小林大人帮我保媒。”说着,那人垂眸看一眼自己洗的发白的袍角,又正色道:“我并非想借此讹诈贾三姑娘。”
许是最艰难的都说出口,来人将出身籍贯并经历详细道来。
这些早在黛玉见着那一张提醒的字条时便派人查过,并未先将人抓来审问,就是想知道这位在翰林院今春过了散馆考试成了编修的人想做什么。
竟是瞧上了三姐姐。
来人很有自知之明,他能提醒不过是因在胤禛手下办事直言泄露消息一事,无论什么惩罚他都接受,只求林黛玉能帮着问一句,若探春同意便求为其保媒。
“此事我会命人通知四哥哥,怎么处治是四哥哥的事。”
原本饱含期待的人目光失了神采,是他强求了。
那样好的姑娘,本该配更好的人。
“柳某打扰小林大人了。”说着,柳编修又行一礼,刚一转身就被唤住。
“小林大人?”
她的舆论法子虽有效,却不敢保证南安王府的女眷一定会割舍女儿。
眼前人年龄合适,家世清白,人口简单,又有担当,能在这种时候甘愿冒险,也算有心之人。
凭着这一颗心,黛玉也愿意帮他做一回红娘。
得知此事的探春一时有些回不过神,随即想到是柳编修不由脸颊飞红。
瞬间又犹豫起来:“可、父亲与祖母不会同意的。”
“这无需三姐姐操心,只要三姐姐喜欢,就等着做新娘子吧。”无限好文,尽在
探春拿着胤禛打趣一句,知晓探春心意的黛玉陪笑两句,尚未寻贾敏便先得了宫中皇贵妃的传召。
听闻皇贵妃要给探春指婚,黛玉也顾不得旁的连忙询问。
得知是柳编修,不等黛玉感叹一句缘分,就听皇贵妃笑着道来。
是胤禛千里迢迢传了信,竟如此巧两人这也能碰到一处,真真心有灵犀。
听得黛玉忍不住脸颊发烫,心中却坦然认下。
确定两个孩子心意,又打趣黛玉一番送了不少好东西让黛玉出宫。
皇贵妃在康熙前来用膳时才提一句。
知道南安王府动什么心思,对朝臣提议不满的康熙道:“既你瞧着好,那朕亲自下旨赐婚。”
皇贵妃笑着道谢:“那臣妾就替两个孩子谢过皇上了。”
当日旨意便传到贾府与柳编修处。
得知此事的朝臣不禁深思康熙用意,诸位皇子贝勒同样如此。
听着两位哥哥讨论的头大的老十道:“依我看,直接打服就是了,咱们兵马多的是。”
胤禩笑言:“你可知培养一队水军要耗费多少银两,如今南安王战败,已经损失惨重,如今朝中有谁能带领水军出战。”
话音刚落,胤禩与胤禟对视一眼,皆看懂了对方未尽之言。
胤禟收起折扇,笑道:“臣弟这就让门下的人写折子。”
便是胤禩也起身回书桌前,唯有老十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