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魏七郎失笑:“你看你,还取笑我。”
nbsp;nbsp;nbsp;nbsp;“我可不敢取笑你,天色还这般早,你说咱们做些什么好?”筠姐儿虽然和魏家走的亲近,但她也不知晓魏七郎真的有什么爱好。
nbsp;nbsp;nbsp;nbsp;但是这也是魏七郎的问题所在,他生下来就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有,的确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
nbsp;nbsp;nbsp;nbsp;唯独在蒋家的时候,大家似乎不把他当特殊的凤凰蛋看待,该学什么学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人什么都有的时候,就会没什么意思。
nbsp;nbsp;nbsp;nbsp;魏七郎看向她:“你说做些什么好呢?你平日都在做什么?”
nbsp;nbsp;nbsp;nbsp;他本以为是女红针黹或者一些闺阁游戏,孰料筠姐儿道:“踢毽子太闹腾,下棋太费脑,打双陆太老套。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咱们可以拿出程文来,看谁破题最快,另一个便是我帮你做脸,我可会啦,我娘亲的脸为何那么嫩,都是我干的。”
nbsp;nbsp;nbsp;nbsp;“做脸。”魏七郎不假思索的道。
nbsp;nbsp;nbsp;nbsp;筠姐儿的工具多,回到房里之后,让他靠在躺椅上,还塞了个小枕头,魏七郎这个年纪本来就很容易出油。
nbsp;nbsp;nbsp;nbsp;“先用的是芦荟露,给你清洁一下脸。”
nbsp;nbsp;nbsp;nbsp;魏七郎觉得自己脸上一下就舒服了,敷了一盏茶的功夫,她就用棉布擦干净,尤其是自己鼻子那里的油腻腻的,几乎都清除了,脸上还真的清爽了。之后,不知道又拿了一块什么薄纱,薄纱上浸透的一种水,她还帮自己弄服帖。
nbsp;nbsp;nbsp;nbsp;之后,她就开始替自己掏耳朵,用檀木梳子按摩穴位……
nbsp;nbsp;nbsp;nbsp;他本来之前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结果直接睡着了,还是被筠姐儿喊醒的。
nbsp;nbsp;nbsp;nbsp;“郎君,怎么样啊?舒服吧。”筠姐儿挑眉。
nbsp;nbsp;nbsp;nbsp;魏七郎摸了摸自己的脸,甚至觉得脸和头皮全部舒展开了,他立马道:“娘子,明日可以再这样么?”
nbsp;nbsp;nbsp;nbsp;“过几天吧,过几天我给你敷眼睛,比今儿还舒服呢。”筠姐儿擅长拖延大法。
nbsp;nbsp;nbsp;nbsp;魏七郎心想这几日得讨好自家娘子了,怎么以前没人跟他说还能有“做脸”的服务呢?
nbsp;nbsp;nbsp;nbsp;第144章
nbsp;nbsp;nbsp;nbsp;筠姐儿出嫁月余,对门孙大姑娘有了身孕,锦娘差青蓉送了些补品过去,青蓉回来之后道:“那孙大姑娘把身边的丫头作了通房了。”
nbsp;nbsp;nbsp;nbsp;怎么会这样?周四娘子应该是现代人,怎么教出来的女儿会弄出通房来。
nbsp;nbsp;nbsp;nbsp;通房不是正经姨娘,比普通丫头地位高点,算是男子的房里人。做通房若是将来有一儿半女还好,若没孩子,拿着丫头的份例,还得给男主人暖床。
nbsp;nbsp;nbsp;nbsp;锦娘有些不可思议:“是孟夫人要求的么?”
nbsp;nbsp;nbsp;nbsp;青蓉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也指不定。这孟夫人也真是的,提起小娘来深恨不已,给自己儿媳妇添堵却是厉害。”
nbsp;nbsp;nbsp;nbsp;殊不知,孟夫人只是暗示,她也不好送女人过去。毕竟书香人家,又不是什么那等没规矩的人家,随便送女人小妾,到底孟三郎还要读书呢。
nbsp;nbsp;nbsp;nbsp;这儿媳妇倒是上道,孟夫人还拿这话教训女儿:“你就是爱吃独食,殊不知这男子在家里没新鲜的,就去外头找新鲜的了。在家的你能敲打,在外头的你都管不到。看三郎媳妇,多么贤惠聪明,那通房是她自己人,二人一气,后宅一团和气。”
nbsp;nbsp;nbsp;nbsp;孟二娘撇嘴:“娘,这有什么好的。三哥才成婚多久啊,这么快就整通房,到时候多出来几个庶子女,可有她发愁的。”
nbsp;nbsp;nbsp;nbsp;“庶子女不过是给口饭吃,若是出息的,请封也要先请封嫡母,礼法所在,有什么好怕的。”孟夫人不喜黄小娘,非是不喜小娘,而是不喜欢和她对着干的小娘。
nbsp;nbsp;nbsp;nbsp;周四姑娘却是和孟夫人完全不同的反应,她看着女儿道:“你在做什么呀?你才刚成婚多久啊,怎么就开始自己把丫头开脸了。”
nbsp;nbsp;nbsp;nbsp;在周四看来,这孟三郎是女儿看上的,女儿怎么会这般大方把丈夫拱手让人?
nbsp;nbsp;nbsp;nbsp;孙大姑娘微微叹了口气:“娘,我若不这般做,到时候婆婆送来的人,势必会跟我打擂台,与其如此,我还不如做的好看些。我知道您的意思,可女儿没那般幸运。”
nbsp;nbsp;nbsp;nbsp;她有些家世,却又不是极好,有些相貌,又不是国色天香,有些才学,可孟三郎并不爱女子才学胜过他太多的,只喜欢红袖添香的喜悦,对妻子的太过聪明,反而忌惮。
nbsp;nbsp;nbsp;nbsp;她有两位榜样,一位是邬娘子,贤德简朴自持,受到人家尊敬,一位是魏娘子,能干有个性,不畏惧人言。
nbsp;nbsp;nbsp;nbsp;前者,虽然自己有时候会咽下些苦水,但是收获的也多,地位岿然不动,后者,即便有人说她善妒,出身寒微却变成凤凰,但并不觉得低男人一等,照样好好地做官夫人,似乎天生如此。
nbsp;nbsp;nbsp;nbsp;后者她很难成为了,因为她无法忍受闲言碎语,孟三郎也不似蒋羡那般即便发达了,对发妻始终如一,前者倒是最好学了。
nbsp;nbsp;nbsp;nbsp;周四娘子搂着女儿:“你受苦了。”
nbsp;nbsp;nbsp;nbsp;“有什么好苦的,松儿本就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她成了通房,我光明正大的抬举她,她有了体面,也感激我的提携之恩。我们俩一条绳上的蚂蚱,岂不是更和乐?”孙大姑娘有自己生存的智慧。
nbsp;nbsp;nbsp;nbsp;女儿有自己的想法主见,她灌输了很多现代思想,女儿却完全是个古代人。
nbsp;nbsp;nbsp;nbsp;可是,孙大姑娘不觉得自己如何,她备受孟家人赞誉和孟三郎的敬重。
nbsp;nbsp;nbsp;nbsp;这些锦娘当然不知晓,她只知道一些看得到的事情,人家心里怎么想的她是不清楚?孟家这些事情不过是邻居之间需要登记在册走礼送了些什么,仅此而已。
nbsp;nbsp;nbsp;nbsp;隔壁江家卖了宅子,听说去了宜秋门住,反正宋娘子也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