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被儿媳摸到硬的公爹 > 第43章(第6页)

第43章(第6页)

其次,老头设局给了他动机,就是皇帝要搞他。

老头分了两部分针对曹太师,老头用和尚设局阴了他的孙女贵妃,误导他认为是皇帝要搞他。

2?针对结党,老头和皇帝做戏惩罚收押次辅,故意诱导他认为皇帝忌恨他们结党,要两边打压收回权力。

最后赐死老头,让太师感受到皇帝的决心和手段,他就是下一个。

最后,老头被赐死给了曹太师环境条件,可以遏制他的对手没有了,他还可以大搞清流接收他们的势力。

并且老头暗示皇帝的硬气来自于荣亲王手里的兵权。

但对于曹太师来说荣亲王是他造反的盟友,这兵权等于回到了他手里,给他提供了硬件条件,虽然是个误会。

曹太师是个很谨慎的人,他所有的结论都是他自己思考推理出来的,有真有假。

并且相当一部分是很早以前就发生的事情,不是临时起意准备的剧情,这就让他更加真假难辨了。

老头故意用他救过的人来诬陷贵妃,然后再在朝堂上泼他脏水,表面上看就是老头做局诬陷他。

但仔细想逻辑又不通,如果是老头做局不会用和他能搭上关系的人,也不会要皇帝彻查,他以此排除老头。

再分析皇帝死活不肯细查的可疑态度,并且手法和皇帝以前阴其他妃子一样,他才得出是皇帝要搞他的结论。

来自锦衣卫(显然这个锦衣卫是老头儿子的姘头)的消息,皇帝以前与老头的对话,老头送别颜凝的情景

曹太师自己家失窃过,老头家和皇宫都失窃过,和他的消息完全对应上,荣亲王抢着要带兵打仗,在他看来更加是想要兵权。

要说他被骗了么也不算,虽然赐死老头是做戏,但要弄曹太师是真的。

颜凝除了作为皇帝和老头冲突的导火线之外,在这件事里还做了一个关键的事情,就是她代替荣亲王和曹太师写信计划夺位,她的字迹和荣亲王一模一样。

所以之前有那个写字梗,就是为了这里她搞谍报活动钓鱼执法的铺垫。

皇帝前文对上官颉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说荣亲王找玉器造反的玩笑,被用来给他陷害曹鷃。

他答应给谢景修赐婚的时候对他说辛苦他,不吉利,是指要他假死出殡的事情,所以老头虽火但也觉得他考虑得周到。

另外老头做局拖皇帝下水,是他利用皇帝想打仗的野心和自己兵部尚书的权力,在战事突发时对皇帝哭穷,用抄曹鷃的家筹集军饷这个缺德主意。

户部是曹党把持,他拿不到打仗的钱,但也没有完全尽力准备粮草,就是要把皇帝钉在杠头上逼他对曹鷃动手。

颜凝给的意见是皇帝喜欢阴人,建议他做局挖坑,皇帝有兴致大概率会上船一起。

所以这个阴谋是三个黑心肠的人对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做的局,玉器线,扒灰线,男主倒曹的事业线都在这里收拢,曹太师倒台后完结,打仗那条线和谈恋爱会一直延续到全文结束。

物件玉器是个玩笑,谜底在最后一章会揭开。

上官颉比谢慎年纪稍长些,尽管不是谢家的人。

但因着是谢景修的学生,与谢家兄妹相识已久,谢慎谢衡对他很是敬重信任,只是他一边一个劲地安慰谢家兄妹,在丧事上却极力劝说他们一切从简。

“老师不喜铺张,又是获罪赐酒,还是不要办得太大了。”

谢慎觉得他说得有理,悲痛之中也无暇顾及其他,只有谢绥多了一个心眼,他们都知道颜凝受永嘉帝宠爱,突然赐死谢景修太不合常理了。

谢慎谢衡还听说过朝堂上的争执,谢绥却不知道这些,她越想越不对劲,看上官颉也似乎是紧张多过悲痛,便找了个机会私下悄悄把他喊到一旁开门见山地问他:“兰涛哥哥,父亲他是不是没死?”

上官颉吓了一跳,慌忙环视左右确认有没有旁人听见,然后皱着眉头对她说:“我知你伤心,但这种事岂可胡说,老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喝下鸩酒的,怎么会没死呢。要是没死,岂不是欺君大罪?”

瞧你那做贼心虚的样子!谢绥在心里“呵呵”冷笑,面上则莞尔说道:“我不告诉别人,我知道他没死,家里少了一只父亲心爱的鹩哥,怕不是有好心人给他捎去解闷了?

麻烦兰涛哥哥替我给他捎个口信,父亲的院子我会给他原样留着等他回来,姨娘我也会替他照看好,请他一定放心。”

说完对上官颉讳莫如深地笑笑,也不等他回答,盈盈一拜便离去了。

上官颉好说歹说,求了半天,永嘉帝才允了让他去见一面谢景修。

他把这些话转达给谢阁老时,谢景修似乎轻“哼”了一声,也眯了眯眼睛对他别有意味地笑了笑,“去告诉她我知道了,尽耍些小聪明。”

确实他的玉势缅铃什么,可不想被余姨娘翻了去,颜凝不在没地方用,居然忘了事先藏起来,好险好险,幸好有个机灵女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