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涉足的,不仅是彼此的生活,更是生命。】
最后一句话,深深刺痛了齐鸿轩。
尽管宋斯嘉并没有用“爱”这样的字眼,但是这样的文字表述出来的,除了“爱”以外,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呢?
【2007年,这一年我21岁。
我有了男朋友。
不是他。
因为他有一个比我出色得多的女朋友,我欣慰于对他来讲,我是能走入他生命中去的妹妹。
我谈了恋爱,如果这也算‘大事’。
真没什么大不了,这段恋爱只延续了八个月……
当然,时间再短,该发生的事还是差不多都发生了。
我终于知道在异性怀抱中是什么感觉,也永远丢失了一样被叫做‘初吻’的东西,甚至还品尝过男生最隐秘的那种滋味。
都没什么好让人脸红心跳的,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必然会经历的东西。
我这么淡定,也算一种成长吗?】
该发生的,差不多都发生了?
齐鸿轩真讨厌这些碎片式的文字,不知道最终成型的《我的流年嘉梦》是不是也是如此,还是会写得更明白些,可现在他只能对着这些展开联想。
【2008年,这一年我22岁。
大学毕业!
可我毫无感觉。因为我选择了直博。
暑假结束之后,我在家中收拾行囊,又搬进了学校里另一个宿舍,仅此而已。
我的本科生活结束得竟如此匆忙。
匆忙到,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没有学士服,没有毕业照……
仅有散伙饭后的宿醉,和一个个同学不分男女的紧紧拥抱,还有哭得唏哩哗啦以后被拍下的会被嘲笑一辈子的糗照……如果今后还会有人拿着这些照片来嘲笑我的话。
然后,又开学。
我,就这样,研一了。
唯一能算得上与众不同的一件事,我在毕业前又恋爱了。
是不是很不走寻常路呢?
很认真,很努力地恋爱。
然后,发现,很多我本以为自己懂的,其实根本不懂。
这一年,我曾为一些最简单的事或物,由衷地开心过。
也曾为一些看似细微的事或物,真切地悲伤过。
这一年,我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
不过,这就是人生,就是成长,不是吗?
这一年,他远去英伦。
我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不知道还会不会见到他。
尽管我们一直都保持联系,但人生不就是可能随时有一天,原本熟悉的那个人突然永远走出了我们的视线吗?】
【2009年,这一年我23岁。
由衷地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