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了手中的工具,沐羽燕用最让男人安心的方式,默默地将后背靠近在我的胸膛,双手抚摸着我的手背。
“恩……老实说,我自己也很突然……估计你就更突然了吧……”手背上传来沐羽燕手掌的柔软和温度,我心情平复了一点,柔声细语地说着。
“老公……不要这样……你没必要紧张。老公的父亲能够回家,这是天大的好事……作为你的妻子,我是不会为此感到不悦的……恰恰相反,老公的父亲今后也是我的父亲……而我现在已经没有父亲了,能够突然多了一个可以相认的父亲,是我的幸运啊……”
“老婆……我爸他也不一定会在这里待很久……但三两天倒也算正常……万一……我是说万一,我爸他今后就定居在这里……你有没有想过,从今往后家里就凭空多出一个人来,多出一个和我关系并不好的爸爸……而且,我们只能告诉爸爸,羽晴是你的妹妹,但绝非我的妻子……这点你想过吗?羽晴她又会同意吗?”
“呵呵……老公……确实像你所说,爸爸突然归来,确实会带来很多麻烦……但生活的真谛却往往就在于此啊……甘甜和苦涩永远是相依相伴的,福祸相依的人生也是谁都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啊……羽晴那边,我会去劝她的,相信她也会理解的……”
“哎……老实说我自己可没你这么乐观……本来结婚证上就没有羽晴的名字……倘若我爸一直不离开的话,难道让羽晴冒充我小姨子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吗?”
尽管沐羽燕说话的态度好似胸有成竹,但我依然对能否让沐羽晴接受这个事实感到困惑。
“老公……”听出了我语气中的不自信,沐羽燕慢慢转过身子,饱满的前胸贴上了我的胸膛,“永远……永远不要小看羽晴对你的爱啊……虽然这丫头嘴巴比较硬……但作为她的姐姐,我很清楚羽晴和我一样,都愿意为你奉献出所有啊……况且,车到山前必有路,爸爸也不见得会在这里待上很久,毕竟他手上没有带什么行李……退一万步讲,就算爸爸今后要和我们一起生活,作为小辈,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老公你更不应该再像刚才一样对爸爸恶语相向了……虽然我很清楚老公的心里其实恨自己的父母,从小没有尽到照顾你的职责……但是……我希望老公能明白……永远永远,不要像我和羽晴一样,等到真正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才因为每天惊慌失措的生活,反而怀念他们……”
“老婆……”眼看怀中的沐羽燕说话的语气明显加重,肩头也略微有些颤抖,我不禁怜爱有加,双臂更加用力地楼紧了她的腰肢。
“所以……老公要好好珍惜,珍惜父亲失而复得的生活……无论爸爸在这里住几天,几十天,甚至是几年,十几年……老公都要答应我……用全身心去爱他,用全身心去接纳他,和我,和羽晴一起,为爸爸带来家的温暖好吗?”
“老婆……你真的好体贴啊……”被沐羽燕动情的表白所感染,我也难以自持的有些感动,一边说着一边轻轻亲吻着对方的额头。
当父亲穿戴整齐地走出浴室之时,我和沐羽燕已经在餐桌上就座。
除了刚才做好的一锅乌鸡以外,桌子上还摆着一盘清爽的西芹百合,一盘可口的青椒肉丝,以及三碗特意调制的银耳莲子羹。
“叔叔,一路上估计您也辛苦了,赶紧坐下来吃饭吧……”看到父亲面对着一桌子美味佳肴有些发愣,沐羽燕赶忙满脸堆笑地招呼着父亲。
“哦……哦……真是够丰盛的……”看着一桌子菜肴,以及自己儿媳妇脸上的殷勤笑容,父亲的老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
不过在他走向座位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神不住偷偷瞟着我,似乎一直在偷偷观察自己的儿子,如今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又好似生怕我不高兴一般,连动作都显得极其缓慢。
“羽……羽燕是吗?”坐在座位上的父亲,拿起手中的碗筷却没有立刻下手,而是有些惶恐地面对着沐羽燕。
“是啊……我姓沐,三点水的沐……羽毛的羽,燕子的燕……和杨勇已经认识了快有两年了……”
“对不起……我老了,脑子不好使了……所以一下子记不起你的名字……真对不起啊……”或许是看到沐羽燕天使一样的笑容,父亲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双苍老的眼睛再一次偷偷瞟着我。
“别老这么看我好吗?有羽燕在我身边,我们每天都吃的这么丰盛,今天只是多给你加了一个菜而已……”虽然我很想按照沐羽燕所说的,尽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但话一出口,便不自主地带有一丝丝挑衅的意味。
看到我依然一脸的不悦,沐羽燕赶忙用脚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踢我。
当我偷偷看向她的时候,沐羽燕的眉头稍稍皱起,向我示意让我尽量保持语气平和。
“哦哦……真好,小勇你长大了,变成大人了,又有这样的好妻子,真是让人欣慰啊……”被我刚才凶恶的态度吓了一跳,父亲赶忙拿起饭碗,将脸埋进碗中,不敢再抬眼正视我了。
“……估计你也饿了,多吃一点吧……”看到父亲卑微的模样,这一次我终于有所软化,说出的话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一顿气氛有些尴尬的聚餐终于结束,沐羽燕热情地招呼父亲进了卧室,陪着他一起看电视。
而我索性承担了刷碗的任务,毕竟此时的我,还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父亲。
看着眼前涓涓的水流,以及一个个坐落在一起的碟子。
我的思绪无法控制地追忆到过去和父亲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无法克制的回忆,仿佛就如同眼前垂直落在池子里的水柱一般,毫无逆转的可能,也稍显杂乱无章。
我的父亲名叫杨叔福,祖上双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1947年出生的他,现年已经61岁了,而我的母亲,则比父亲小了十一岁之多,即使算到现在,也应该只有50岁左右。
父亲和母亲的认识,正是在当年那段混乱的红色岁月里。
当时不到三十岁岁的父亲,已经是东四十条附近小有名气的红卫兵头头了。
而母亲虽然老家在湖南,但姥爷是北京房产局的副局长。
比起自幼父母双亡的父亲,母亲当时可谓是家境显赫,姥爷姥姥也从一开始就看不起工人出身,一直在京棉三厂做车队司机的父亲。
出身的巨大差距,加上父亲比母亲大了十一岁,让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平衡。
时至今日,我都已经记不清父亲和母亲是如何开始交往的了。
只记得小时候母亲曾对我说过,父亲为了追求母亲,曾经一冬天,每天晚上披着大棉袄在她们家楼下守夜,最终打动了心高气傲的母亲,组成了一个并不幸福美满的家庭。
结婚之后,由于父亲当时可谓家徒四壁,姥爷姥姥都十分嫌弃父亲的出身,除了提供一套当时并不值钱的房子以外,就再没有给过任何嫁妆和支援了,因此父母当时的生活可以说比较穷困,也导致他们直到婚后十多年,才有经济条件要了我这个儿子。
要说我们家,曾经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