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深恩不负 > 8090(第13页)

8090(第13页)

等祝予怀回过头时,庞郁早已自顾自地进了学堂。

耽搁了这一阵,卫听澜和祝予怀进屋时已有些晚,两人在最后一排的空位落了座,正好坐在庞郁身后。

卫听澜刚放下书箱,姗姗来迟的颜庭誉闯了进来,占据了他们右侧的空座。

她喘着气向前望了几眼,自语道:“啧,这位置偏了些,没人替我挡夫子。”

转而瞟向卫听澜,笑吟吟地套近乎道:“澜弟,同我换个座呗?你坐的可是我从前的好位置。”

卫听澜哪儿肯和祝予怀分桌而坐,拒绝道:“先到先得。”

“嘁,小气。”颜庭誉也不同他计较,“那你先挪挪窝,你压着我的心血了。”

卫听澜一脸莫名地被她扒拉开,看着她从坐席底下掏出一堆图纸来,如获至宝地拿走了。

他只依稀看清,那纸上乱糟糟地画着些图形和记号,隐约像是个堤坝的草图。

祝予怀见了,失笑道:“崇如兄平日里爱洁如癖,怎么倒把‘心血’藏在坐席底下?”

“别提了。”颜庭誉拍了拍纸稿上头的灰,开始研墨,“我先前被夫子逮住,没收了好些图纸。他天天专盯着我一个人收拾桌案,我都不敢把剩下的这些手稿带回去。”

庞郁斜过身来看了她一眼,视线落在那些皱巴巴的图纸上,十分嫌弃地拧了下眉。

他伸手传过一卷名册,搁在那堆惨不忍睹的“心血”旁,言简意赅道:“写完给我,不得涂改。”

祝予怀见那名册上加盖着芝兰台的印章,像是什么重要的防伪文书,好奇地问:“那是什么?”

卫听澜扫了一眼,见那上面除了学子姓名,还有字迹不同的“户部”“兵部”等字样,便答道:“应当是收集学子观习志向的名册。”

颜庭誉捞起来看了看,笑道:“澜弟懂的挺多啊。‘观习’是结业前的最后一关,你俩刚来,还得再熬几年资历。”

所谓“观习”,就是去朝堂机构中观摩见习,这是针对那些学有所成、即将结业的学子们的最终考核。

观习合格之后,学子们才算正式完成学业,可以依据在芝兰台中多年来大小考核的综合表现,由朝廷授衣禄位。

颜庭誉找到自己的名字,提笔在名册上写下“都水监”三字,加按了手印。她吹干墨迹,将名单传回给庞郁。

庞郁轻瞟了一眼,眉拧得更紧了:“都水监?”

颜庭誉慢条斯理地揩着手指上的印泥:“怎么了,我不能去?”

“你明明可以去……”庞郁的视线掠过她案上的图纸,又止住了话头。

他的眼神透出些许复杂,道了声“随你”便转回去了。

祝予怀有些疑惑,卫听澜却知道庞郁欲言又止的是什么。

大烨朝廷机构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文渊堂的学子都是芝兰台的个中翘楚,去三省观习都绰绰有余,再次也能在六部讨个职位,完全没必要去都水监那样吃力不讨好的地方受磋磨。

庞郁的名次比颜庭誉还低一些,他填的都是兵部。

“澜弟,你这是什么眼神啊。”颜庭誉注意到他的目光,“你也觉得都水监不好?”

祝予怀不解地插话:“哪里不好?都水监是干实事的地方。”

颜庭誉拍掌:“哎!还是九隅懂我。”

卫听澜想到前世她治理泾水的功绩,笑了一笑:“的确挺好。”

祝予怀又问:“平章的资历应当也够了,他准备去哪?”

颜庭誉笑了:“他那倒霉蛋,今年被你们俩给挤到知善堂去了,不过他心大得很,又能吃,应当能捧着他的铁碗去鸿胪寺讨口饭吃。”

祝予怀笑说:“倒也适合他。”

几人说笑间,窗外有人影一晃,颜庭誉立马坐正身形,目不斜视地把案上手稿囫囵往坐垫下一塞。

卫听澜和祝予怀对她这娴熟的动作倍感震惊,还没回神,就听见门口有人重重清了下嗓。

学堂里瞬间安静下来,两人回头望去,只见一白须老者倒提着戒尺,慢吞吞地踱步进来。

学生们纷纷起身,行礼道:“蒋夫子好。”

这白须老头卫听澜还记得,姓蒋名诩,曾是翰林院里的编修官。

他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使,却死活不肯致仕回家,一提颐养天年就老泪纵横要撞柱明志,明安帝实在没办法,就把他打发来芝兰台教书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