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深恩不负 > 8090(第20页)

8090(第20页)

时间太短了些,也不知遮月楼的探子得不得用,能否在泾水查出些端倪来。

几日后,一个书童打扮的半大少年推着素舆,气喘吁吁地停在泾水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

“就是这儿啦。”书童停下来,掏出怀里的图纸,舔了舔毛笔,在纸上画了个圈,认认真真写了几个字:河阴城外。

坐着素舆的青年膝上盖着毯子,目光深邃地望着泾水之上来往的船只。

如果是熟悉他的人,就会知道他是在发呆。

发了一会儿呆后,青年百无聊赖地伸手往腰间摸了摸,掏出两个荷包来,挑开系绳,搁在腿上。

两个荷包一胖一瘦,一个装着葵花子,一个装着葵花子壳。

“唉,我这是什么命。”他拿起一颗葵花子端详了几眼,叹息着送进嘴中,发出“咔”的一声。

书童停下来看着他:“公子,您再嗑就真要上火了。”

“不嗑也上火。”青年一脸怠惰地吐出瓜子壳,“说好了让我去湍城教书,又打发我来跑外勤。我腿都断了还跑外勤……你说说这像话吗?你们就不能找个有腿的人来干这差事?”

书童咧嘴乐了乐:“大家都忙,就苏公子您最闲。再说这不是有我推着您吗?又不劳您亲自动腿。”

“说得好。”青年赞叹地鼓了两下掌,“所以你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来,非得捎上我?”

“我这脑袋瓜哪里够用啊?”书童嘿嘿一笑,把图纸和毛笔都塞给他,“好了,您快看看吧。依您之见,瓦丹人会走哪条路?”

青年看都懒得看,直接把纸地往怀里一揣:“你都把我人给带来了,还用得着看图纸?先回去给我煮点清火润喉的茶,这风吹的,我嘴都要起皮了。”

第088章择衣

随着万寿节将近,卫听澜愈发惦记瓦丹在泾水的动作。趁着芝兰台休沐时,他便又去了一趟先前和岳潭见面的望贤茶楼。

岳潭刚煮好一炉茶,从茶盘上拈下两只杯盏,不紧不慢地斟茶。

袅袅轻雾中,敲门声响了起来。

岳潭头也没回道:“进。”

卫听澜推门而入,瞥见桌上多备了一份的茶具,眉梢微扬:“怎么,岳兄这是一早就得了信,知道我要来?”

岳潭不置可否,笑道:“卫郎君请坐。”

卫听澜暗暗腹诽了一句“笑面狐”,也懒得客套,落座后便单刀直入:“有收获了?”

岳潭点头,将多斟的一盏茶推给他:“我们的人已在泾水探查过,你给的那张路线图基本无误。瓦丹应当会先通过水路商道走私百花僵,等那批货物下了船,再伪装成寻常草药,分批运入澧京。”

这和卫听澜猜测得大差不差,他接着问:“还有呢?”

“秋思坊已经人去楼空,瓦丹在京中必定有了新据点。”岳潭拿起一份名单,指给他看,“这是澧京近半年内新开的香料铺子的名单。我们逐一筛查过后,锁定了其中一家叫云荷香坊的。紧挨着这香坊的是个草药铺子,我怀疑,这两家背后是同一个东家。”

这也好理解——舟船载量大,方便走私避税,但百花僵从水路转陆路后,还需经过层层盘查才能进入澧京,势必要做些伪装。

用草药铺子来打掩护,再合适不过。

卫听澜暗暗记下“云荷香坊”的名字,道:“这都还不是最要紧的。泾水一带,没别的消息了?”

“别急。”岳潭示意他稍安勿躁,从旁边架子上取下一枚细长的木匣,“自上次你提醒过后,我就让人额外留意了泾水附近的农田。根据传回的线报,河阴城一带的部分农田里,的确有百花僵。这一株是我们的人向当地农户买来的,刚从地里挖出来没几天。”

匣子打开,露出里头保存完好的植株。虽经过路途颠簸已有些枯萎,但也能清晰地看出,其茎叶明显比极寒之地生长的百花僵更为宽长。

卫听澜盯着匣中的植物,低声道:“果然。”

野生的百花僵长在极寒之地,数量稀少,采摘不易。瓦丹能搞到足够在京城售卖的百花僵,必定是通过人工栽育才可能做到。

岳潭继续道:“据线报说,当地农户并不了解百花僵,只是有人送了他们一些种子,说等长成之后愿意高价收购,农户们才答应种一点试试。这东西在贫瘠的废田里也能长,所以不少人家都在自己的土地边角撒上了种。”

卫听澜的眉头越发紧皱起来。

他联想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前世记忆——几年之后,泾水一带会爆发空前严重的饥荒。

泾水其实年年都有水患,但因为官府屯粮还算充足,往年都没出过大的乱子。即便有少量灾民纠集闹事,只要朝廷开仓赈济,再加以武力震慑,很快就会被平息下去。

但前世大哥之所以被调往泾水一带“剿匪”,是因为那一年粮食欠收,赈灾困难,百姓活不下去,难民暴动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卫听澜想到这里,背后爬上丝丝凉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