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 2330(第16页)

2330(第16页)

【仓鼠李斯:最好用的工具人】

【别说,要是我家企业有这么能干的员工,他就是跳槽跑了又回来,我还是会重用他】

【毕竟,人不能因为一时之气,和钱过不去,始皇也不会因为一时之气,和工具过不去】

【我觉得这也不能全怪李斯,连自己岳父都不站自己,扶苏难道不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问题吗?】

伍爱华还真是歪了个题,说完这句话之后,她也没有再评论弹幕,直接就说了下去:“大家听到八议这个标准,就知道我之前举例说明官当的时候不太准确,所以我刚刚反应过来,其实按照我举例的那些人,应该是符合八议的先议,然后还要判刑的再官当。”

“八议入律,其实是给了贵族官僚阶级法定的特权,特别是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人的等级基本由出身决定,更进一步加深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沟壑。”

“毫无晋升希望的平民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失去了什么,但是同样可以读书明理的庶族就不服了,这也使得庶族和士族之间矛盾越来越深,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庶族造反,但是晋朝没等到矛盾积压到这个地步,就碰到了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伍爱华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的时候平平淡淡,因为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段仅仅知道但是并不怎么熟悉、甚至关注者并不多的历史,但是西晋人已经开始慌了:“五胡乱华是什么?”

司马伦对着属下说道:“定是那贾南风祸乱朝堂,以至于陷入那种境地,诸君应随我诛杀贾南风,保我大晋江山!”

“早在晋朝,就已经有人认为八议制度不对了,”伍爱华说道:“西晋人傅玄就说八议是‘纵封豕于境内,放长蛇于左右’。”

“这话的意思是说八议制度是任用贪婪残暴的奸人,要让我翻译的话,根据翻译的意会原则,我给他翻译的就是放纵蠢猪在自家附近狂奔,还自己给自己养了个眼镜蛇巢。”

“哎,这么一看,我确实是没有什么翻译天赋。”伍爱华假模假样地叹了口气。

“八议和官当这两个制度一经确定,后续延续了很多年,大家懂得都懂,自己制定法律,那不得给自己和亲朋好友留个口子?”伍爱华叹气道:“说是八议是按照《周礼》的八辟,但是说到底,还不是有利可图?”

“就比如说,唐朝对八议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名例律》专门写了八议的条款,里面就明确了宾就是前朝贵族,”伍爱华笑了:“为什么这么规定呢?毕竟唐高宗李渊可是隋炀帝的表弟哎,大家都沾亲带故的,你拿了亲戚的皇位也就算了,难道不应该善待一下以前认识的前朝贵族们吗?”

“虽然我们家在你李唐王朝没落了,或者是因为站错队没有爵位了,但是当年我可是抱过你李世民的,你不得给点面子?”伍爱华表演着自己想象中那些前朝贵族的说法:“我可是你二大爷妻子外甥的连襟哎!”

别说,伍爱华这么一模仿,李世民都被逗笑了:“这兔子可真促狭,但是朕还真的好像见过类似的嘴脸,观音婢想来也见过不少?”

长孙皇后只能无奈笑着点头:“确实。”

杨坚此时只能和独孤皇后面面相觑:“咱们大隋的江山,居然被李渊窃取了?!”

独孤皇后眼眸忽然一冷:“李渊的妻子是不是前朝……”

抢了女婿位置的杨坚也想到了这里:“说不好时蓄谋已久了?”

“还有,隋炀帝……”独孤皇后和杨坚对视一眼。

这个时空的李渊急得满头大汗:不是!我怎么就反了?还当上了皇帝?我反了也就反了,天幕你为什么要说出来?!

“当然,唐朝除了八议之外,还有‘请、减、赎’和‘官当、免官’制度。”

“官当我们解释过,免官制度其实之前的北魏已经有了,只是没有进行明确,官当是以官爵位抵罪,免官就是直接撤免官职抵罪,”伍爱华解释了一下两者的区别,又说道:“其实我觉得,如果用官品不够抵免或者刚好够抵免,也是一种免官了。”

“唐时免官的撤免官职有两种区分,一种是撤免官职,可以抵罪徒刑两年,一种是撤免现任官职,可以抵罪徒刑一年,”为了防止观众误会,伍爱华又专门说了一下:“可能有人觉得,撤免现任官职,不就是换个官当吗?凭什么抵罪啊?”

“这里就必须要提醒大家,人家古代朝堂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比如说大理寺少卿撤免现任官职,也许就变成了光禄寺少卿或者鸿胪寺少卿了,咱就是说,这怎么能比呢?更何况,少卿这种官职还有平替,中书省门下省的宰相有平替吗?”

“对于有些人来说,政治前途受损,是非常大的痛苦了。”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痛苦远远不够,犯法之后只需要接受前途可能受损的精神折磨,甚至如果和皇帝关系好,前途依然一片坦途,这种制度庇佑下的高层怎么可能好好学着做人?只能说吃枣药丸!”

“除了八议和官当之外,唐朝的请、减、赎也很离谱,这个是唐律明文规定了,除了享受八议特权之外的官员、贵族如何获得宽免。”

“这么一看,难怪人家唐人要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了,”伍爱华连连摇头:“家里出一个杨贵妃这样的宠妃,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别说杨国忠获得了多少权利,就是一家老实巴交,父母兄弟子侄不都符合了八议的范围?”

“要知道,东晋时期那谁,庐陵太守羊某,他名字我不会读所以不记得了,负责判案刑罚,一次就错杀了一百九十个无辜的人,但是因为他祖姑姑是皇后,议亲,竟然免除死刑,”伍爱华感慨着:“祖姑姑这么远的亲戚关系,这是家里嫁一个女儿进皇室,可以直接庇佑三四代?”

杨贵妃这三个字一说,别人还没有反应,李瑁算是明白自己的处境了: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李瑁现在就一个问题:我究竟是早死,还是……?

第29章

这时候的李瑁,还是偏向于自己是早死的。

武惠妃尚在,且为皇帝宠妃,作为宠妃之子,李瑁从李隆基那里得到的父爱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而且李隆基这时候还是非常有明君之相的,李瑁暗自猜测,估计是自己早死,然后玉环和父皇就像武后和高宗一样看对眼了。

自己死都死了,也没办法阻止他们不是?而且那可是父皇,就是现在自己活着,难道能够阻止?

李瑁宽慰自己:就是不做父皇的后妃,自己早早死了,玉环她们也会有入幕之宾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