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风情谱系列 > 第16章 潘文正与孙九龙(第10页)

第16章 潘文正与孙九龙(第10页)

文凯用马鞭一指:“二姨请看,前面便是”云雾山金剪岭“。”

来至金剪岭下,见两旁峭壁光滑寸草不生,中央仅一条窄路,勉强可并行两辆炮车。

出岭后,豁然开阔,地势向下缓慢延伸,曲曲弯弯一条路,两旁或是乱石堆或是茂密树林。

只听他道:“这里便是”三里坡“,二姨当心,此地势曲弯不平,乱石丛生,马匹极易失蹄。”

我点头应:“谢大人提醒!”

下了三里坡,面前一片平原,村镇点缀其间,只是这些村镇破败不堪人际罕见似是荒废多年。

他道:“此处名为”腾蛟平原“…”抬手马鞭指向东南,见一条大江咆哮而过,道:“此江被称为”腾蛟江“,此处亦是被江水冲击所成,故而得名…”忽叹气:“这里原本也繁荣一时,只因腾蛟江屡犯洪水,坝口决堤致使百姓迁离,到如今也荒废多年了…”我听他所述牢牢记下。

穿街过镇,他顺手指:“这里叫做”十户里“…这里叫做”百户里“…这里是”千户里“…那里是”盈泰镇“…那里是”小西村“…”如数家珍般。

我笑问:“大人怎如此熟络?”

他笑回:“我乃盈泰镇人,自小便长于此,怎不熟络?”

从入金剪岭,我便留心细观察此中地势,暗道:这里地势平坦,其间有茂盛树林,可守可攻,却是个用兵的好去处!

心里想着,嘴上问:“大人,距甘陕还有多少路程?”

他道:“出腾蛟平原便是甘陕边界,有一处大集镇,唤作”鱼丰“,过了鱼丰若急行,七八日便到首府双龙。”

众人策马向前,远远望去房屋瓦舍隐约可见,想必就是鱼丰,来至近前,尚未入集镇,便见外围修筑防御工事,堡垒堑壕层层堆叠,而后密密麻麻野战帐篷,甘陕士兵穿梭其间,后方竟还设有火炮阵地!

数门火炮一字排开,气势汹汹!

我表面故作镇静,心中暗自吃惊,想:若仅是守备,又何需如此修筑纵深阵地?驻扎众多军队?!分明是蠢蠢欲动!积极备战!

刚至集镇外,便有驻守军官列队迎接,进入集镇,房舍颇多,当夜便在此打尖。

次日清晨,赶早出发,再往前行,顿觉与崖州大不相同!

多是黄土平原,土路颇多,马蹄溅起灰尘一人多高,不时还有狂风刮过,树林稀少,多为荆棘丛。

途径乡村镇店,黄泥做墙,瓦房少见,餐饮食宿也远不如崖州,可见甘陕贫瘠至此!

行至傍晚到达“眉口”,几日后来至“平夏”,其间路过“双沟”、“田宝”、“绵耳”、“昌务”等地,这一路上村镇皆驻扎军队,或多或少,武器配备也算精良,我只觉心情沉重,如此看来崖州与甘陕必有一战!

单说昌务,此处紧邻腾蛟江,江水在此改道西北入川,算是甘陕境内最后一处大码头,只因潘、孙二位督军恐敌人由水路进攻,故而将码头封死,又加派驻军日夜巡视。

几日后,正策马急行,远眺西北方向现出一道灰色雄伟城墙。

文凯笑:“二姨请看,那里便是甘陕首府”双龙“。”

行至近前,路上行人渐渐多,车水马龙恍若闹市,直至城下,见城墙高大厚实,城头架设火炮,无数士兵往来巡逻,四门大开,两旁褐衣士兵列队盘查来往行人。

我心中暗道:甘陕贫瘠,不想竟有如此大城!

竟比省城还大几分!

那守城的兵头见我们一行,忙小跑至文凯马前,立正敬礼随后放行。

一入双龙,街面上买卖铺面林立,人群摩肩接踵,一派繁荣。

东南正阳大街。街口矗立一座豪华大宅,门口警卫荷枪实弹,牌匾上三个描金大字:督军府。

大家下马,自有人接过。文凯在前引路,我紧跟其后,往来均是褐色军装,单我一人宝蓝军装,十分扎眼。

先置礼宾处登记报名,而后留下随身携带短枪、宝刃,发下通行证才得入内。

穿房过院,七拐八拐,也不知这督军府内有多少房屋庭院,一路上游廊盘绕,行走其间,中式、西洋、山水、园林、仿古…

各色建筑风格目不暇接,侍女、丫鬟、婆子、下人、仆从往来穿梭。

文凯引领我来至一处大庭院内,地势开阔,门匾上写“理事”二字,可见是二位督军日常所在。我心中略微紧张,忙整理好军服军帽。

院中央一座光大厅堂,飞檐走壁,雕梁画栋,恍若紫禁城内祈年殿般。

“二姨,请在此稍候片刻,我进去通报。”文凯低声道。

我忙躬身回:“大人请便,卑职在此恭候。”

他走后,我偷眼瞄,见正堂内四门大开,一人主位,一人侧陪,正在品茶说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