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42章 岂敢如此胆大包天(第3页)

第242章 岂敢如此胆大包天(第3页)

萧斡里剌也不舍之间,也转头来,慢慢爬在耶律大石身后。

城池在攻,有器械之利,不免也还是人命在堆。

那城墙之上,厮杀得惨烈非常……

苏武好似自言自语一般:“倒也不知是谁说的,燕云之民,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一旁坐的就是种师道,听来便是皱眉,他人老智多,似也看得懂许多朝堂之事,忍不住提醒一语:“苏帅这战事,开得太过轻易了些……”

苏武明白,这位老种经略相公是在提醒他,小心有人拿此事来诟病。

“前两日,不也教人发了劝降文书吗?”苏武这点小事还是先做了的……

“唉……这一点,怕是不足以说明我大军仁义……”种师道答道。

“老相公啊,若是那般束手束脚,这仗还怎么打?”苏武反问。

便是又明白一些,历史上这一战,就是这么束手束脚来打的,历史上的种师道,定是不敢像他苏武这般,把圣谕当个屁放了,把满朝诸公当个屁打了。

种师道脸上是担忧,又看了看苏武,一语来:“许苏帅有天子宠信,容得几分辩驳辩解。”

这一句话,就说到了差别上,种师道可没有而今苏武这般的天子宠信,也就容不得种师道有机会再去辩解辩驳什么……

苏武只管一语来:“只管按照我的军令来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种师道闻言,看向苏武,一时当真心中大惊,这话在以往来说兴许可以,偏偏在这大宋朝,从来不闻此语,许这一百多年来,唯有苏武真敢说此语。

“好气魄啊!”种师道惊骇之下,唯有此语了。

苏武不言,只看那城墙之上,爬上去的宋军,那是越来越多,小小城池,一千七八百辽军,挡不住八万人的步伐。

苏武便是一语来:“备好钱,先拉到婺州军营寨里去,战罢就赏!先一人五贯,再来论功。”

说完此语,有时候,苏武也想,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种从唐末而下、五代而来的用钱打仗的局面?

苏武不免也知道,兴许一直要到天下鼎定之时吧……

不免还去想,到底哪般手段办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不外乎三策,只待天下鼎定了,军制要改,监察之法要改,先要确保每一个兵的待遇要提高,也要确保每个人的待遇能发到他的手中去。

第二,那就是教士兵识字,扩大整个社会的教育规模,甚至让所有人都识字。

第三,自就是政治思想教育,这个教育,不仅是对军队的,更也是对百姓的,许多事,是军民互相之事,百姓拥军,军人爱民,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一支不靠重赏也能打仗的军队,更也还能长久的保持战斗力,不至于人亡政息。

任重而道远!

激战之声,慢慢歇去,城墙之上,处处辽旗在落,宋旗在扬。

小小城池,说破就破,一百八十年辽国之燕云,效死之辈,也不在少数,那奋勇惨死之辽军,岂不也是英雄?

苏武,打自心底里,对燕云之民,没有一丝一毫的偏见与歧视。

乃至,苏武在长久历史尺度上,他心里也极其认同此时此刻的辽国就是中国,此时此刻的契丹,就是中国。

城门开了,军汉们抓得俘虏也有数百之多,绑缚着在往外驱赶,自也仇恨,拳打脚踢不止。

苏武在将台上也有令去:“燕云俘虏,不可虐待,只待战罢,皆当放回!”

自有令兵要去传。

但苏武又补充一句:“此番之战,俘虏比人头多值一贯钱!”

苏武担忧很多事,掌控如此大局,一言一语,都事关重大,这多出来的一贯钱,是防止军汉们那种怕麻烦的心思,宁愿得人头,懒得要俘虏,这一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也着实是笔钱。

苏武并不担忧其他,因为俘虏只在得胜才有,鏖战之时,定然不会有俘虏之事。

苏武更知,此战,只会有一场苦战,便是真正面对耶律大石的时候,打完这一仗,苦战就没了……

各军收兵,也派人入城去守,城池之内,衙门与大户,也当搜刮一二,但想来也不多,但这件事,苏武格外看重。

甚至专门往中军大帐去开会,与诸军传达,入城破城该如何,哪般房屋不必侵踏,哪般门户要搜刮干净……

都是章程,还当让诸多谋士具体出个文书,发放各军,违令者,严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