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起来:“对,我想考研。”
“我昨晚看了一下,这个专业,光备考就得花近两万,加上你入学以后的学费、设备费、生活费,那起码得十万。”刘露道。
朱时宜抿了下唇,没说话。
她知道学这个很贵,但从小到大,在教育方面,只要她愿意,父母向来舍得花钱。
“当然,妈妈也不是说这个贵,就不让你读。”
朱时宜嗯了声:“我知道。”
她习惯了。
必要支出上,刘露愿意花钱,但就是要说一声;
等别人心生愧疚,有点想放弃,刘露又说一句,“我又没说不给你钱”。
朱时宜有些不舒服。
为什么就要说这一声呢?
就为了让她愧疚吗。
“你明白就好,妈妈不是不舍得花钱,”刘露话锋一转,“你爸问了个合作伙伴,对方的孩子就是学音乐的,他的小孩从小就学各种乐器,还到国外进修,但现在工作一样不稳定,也没赚到什么钱。人家说了,这个行业确实不好混。”
“你已经长大了,做事不能像小孩一样,什么都不考虑。这个东西我们也不懂,你也从来没有学过,隔行如隔山,我觉得。。。。。。确实不太好考上。”
“我知道,”朱时宜耐心道,“我就是觉得喜欢,想试试。”
她仔仔细细列举了自己考虑的因素,作曲报考人数、院校选择、兴趣与天赋。。。。。。
“就算没考上也没关系,”朱时宜总结,“备考的过程中,也能学不少知识。”
“但是你浪费了很多时间啊,”刘露语气重了些,“大三大四是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万一你没考上,又没去实习,那就差别人一大截。”
朱时宜:。。。。。。
一生都在关键期的中国人。
哪来的那么多关键,她是竹节虫吗。
“我学了喜欢的东西,怎么就叫浪费时间?”
“那些东西你可以毕业以后慢慢学,”刘露苦口婆心,“如果你想考研,你考个本专业的研究生,或者好就业一点的,妈妈绝对赞成。”
“妈妈觉得,你就找份稳定的工作,把这个当成副业,慢慢学。”
。。。。。。
朱时宜没说话。
。。。。。。
刘露离开了。
被子盖住脑袋,朱时宜深深叹口气。
。。。。。。
她果然也是个现实的人——
她竟然有点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