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独资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学习苹果模式嘛,倒也不是吹牛,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确实是堪忧,我们尉来哪怕在这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但也是独木难支。”
所谓的市场竞争需要在公平的环境之下才算是真正的竞争,前几年那种先给钱的补贴方式,不管怎么弄都有得赚,除了檀锦程这种挂逼知道未来的人,谁会去认真的研发技术?
哪怕是byd都是如此,他们很多技术都是非常落后的,也就是在今年提高了技术门槛之后,他们才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这还是比较有追求的车企,像一些纯纯就是冲着补贴去,没打算卖车的车企更夸张,他们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根本就算不上新能源汽车。
一车面包车加上几块电池,大几十万的补贴到手了。
尉来无论如何升级技术,对这样的厂商根本没有任何的影响,不需要真正的进入到市场又何谈竞争,我管你怎么升级,甚至于有一些主机厂商的老板还觉得檀锦程是不是有点傻。
除了钱太好赚了之外,还有一方面是大部分的主机厂商一方面不愿意放弃现有的燃油车业务,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看好。
哪怕尉来已经能够做到年销10万辆级别,特斯拉的订单也是爆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仅仅只有1%的情况下,谁又愿意真正的投资呢?
“你说的这点很有道理,所以今年改变了很多,但是这跟同意特斯拉独资工厂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学习苹果模式啊,把市场里放一条鲶鱼进来,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新势力品牌基本是在2014到2016年间成立的,头一批的经过两三年的忽悠,无论他们是真做还是假做,真正的车子也必须推向市场了,不然的话他们就融不到新的资金了。
像是小朋,闻界还有威马这些公司都发布了首款车型,同时也公布了发售时间,特斯拉建厂早那么一两个月,影响也不是很大。
从大面积补贴硬出一个赛道开始再到产业保护,这个时间点基本已经度过了,国内的车企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窗口和特斯拉缩小差距。
这两年发展迅速的吉利,还有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的奇瑞以及一季度销量受到重挫的byd,在二季度开始奋起直追都是证明。
是时候给国内车企上点强度了。
领导意味深长的笑道:“但是同意特斯拉的建厂计划,同样会给尉来带来很大的压力啊。”
苹果模式他当然了解,特斯拉一旦国产化那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售价还是补贴方面都会跟尉来享受同等待遇,而目前尉来的价位几乎都是对标特斯拉的车型。
一旦失去价格以及政策上的优势,那竞争就会非常的激烈,他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檀锦程会当这个说客。
“是的,确实是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能够减轻我们的压力。”
领导哈哈一笑,指了指檀锦程道:“小滑头啊。”
作为国家级别的重点项目,新能源赛道是这几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当互联网与房地产这两大行业导致大量线下门店出现经营危机,甚至于银泰这样的大户都被迫卖身。
加上行业炫富,逆天言论还有放贷等等负面新闻的不断冲击导致口碑越来越差之时,以尉来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实体行业因为其经营风格的问题反倒是口碑不断的上升。
专注于技术与服务,车子性价比高,对员工不错这一系列在国内算是“另类”的风格,让这位年轻人这些年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拿年前收购魅族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资本并购,哪怕过程当中用了一些手段,那也不至于在互联网上形成如此大的攻击风潮。
这种收购行为在bat的身上数都数不过来,他不过就是干了那么一次,就差点引发舆论危机。
说到底还是他的所作所为除了触及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之外,也让一部分人看不惯,大家都喝酒,凭什么你不喝?
檀锦程事业的发展过程他再是清楚不过了,说实话若不是这小家伙聪明抓住了风口,懂事又勤奋的作风让人护着他,他的事业最多也就是限制在闪驰科技身上了。
甚至于闪驰科技都没法进入到国内电动车行业前五,更不用说成为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了。
当然,这小家伙运气也很好,连续两届都跟他有着莫名的联系,甚至于他在江浙沪的生意轨迹都是如此,仅仅这些气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把握住的。
檀锦程也笑了,既然对方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没什么好藏着了。
“尉来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很可惜我的能力有限,现在把马斯克这个狂人给引进来,除了能够鞭笞一下友商们之外,也算是分担我们一些压力。”
“至于说竞争上的压力,这个是无可避免的,没有特斯拉就有别的企业,另外特斯拉在国内建厂对我们来说也不全是压力,还有好处。”
“那就是马斯克初步同意我们进入到毛豆3的电池供应链上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临港的工厂我们就得加紧扩建了。”
特斯拉不止是一家纯电动汽车公司,现在的特斯拉跟尉来还有byd一样,都是新能源全产业链公司,之前他在北美搞的那些工厂,还邀请过檀锦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