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220230(第27页)

220230(第27页)

简而言之就是不白养着人。

之前是帮着粘火柴盒,有了电后,就能够点解出大量的氯酸钾,火柴也就应运而生。

这种价格低廉,又极为方便的点火方式,一出现就受到热捧。

各家百货店里火柴总是供不应求,因为价格便宜,很多人都会一次买上十几二十盒,若不是怕受潮,说不定会囤积好几个月的分量。

火柴的产出制约不在氯酸钾,而是在火柴盒上。

火柴盒迟迟无法供应上,后来干脆将活派发出去。

养济院就接了一批粘盒的活,一大批老人凑在一起粘盒子,多多少少也算是有点收入。

今日前来排队的老人,就有不少是养济院的,揣着那点积攒的铜钱,想要换些鱼回去换换伙食。

“带鱼,带鱼出售,两文钱一斤!”

旁边的带鱼也堆积成了小山,刚出海的带鱼跟一条银腰带一样,因为气温低,也被冻得硬邦邦。

这种深海鱼不常见,市场上虽然有,价格却不低,现在两文钱一斤就能买到原来能买几十上百文的鱼……

买带鱼的队伍长度也不算短。

至于其他深海鱼,因为个头都很大,整只卖都得几两银子,排队人的打扮都跟别的队伍不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富人家的小厮,不远处还停留着不少马车。

帮忙卖鱼是百货楼抽调的人,天津卫这边消耗的鱼有限,卖了一天后,见港口还是有渔船往返,有人出面想要将鱼低价全包了。

百货大楼这边当然不允许,真要包出去,这鱼就成了普通人吃不起的高价鱼,这不是白白给别人作嫁衣。

他们图什么?

本来低价卖鱼就是给百货楼赚取名声。

一听有人要全包了,上面当即有了应对,开始限购。

每人只能定量买,想买多还不行。

什么东西只要一限量就会被人认为是好东西,自然会引起哄抢。

一听限量,本来还不急着买鱼全都跑来排队。

那些见到商机没能得逞的人干脆以高出一文的收购价从市民手里收鱼。

哪怕是价格最低的黄花鱼,两文钱一斤低价收购也是不亏。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有人这边排队买鱼,买到后走到另一头排队卖鱼。

就这么排了两次队就能换来至少三文钱的收入。

难得的赚钱机会,不少人更是全家老少一起出马。

百货店的人见状将这消息上报上去,最后上面商量过后给出的结论是不管。

人从市民手里收鱼,不是从他们手里拿到,市民也得利了,他们也得名了,没必要管。

所以就出现了明明只在天津的港口卖的海鱼,转眼就出现在京城市面上。

在走城门收过税后,这些鱼以六七文钱一斤出现在各个热闹街市上。

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五文钱的鱼真不算贵,冬日里一斤肉得三四十文,不足十文钱的鱼可以说物美价廉。

这批鱼很快被抢购一空,然后天津卫那边卖鱼的消息传入京城。

毕竟火车开通后,这交流就变得迅速起来,这鱼前脚在京城卖起来,后脚就有人将天津卫那边的消息带入京城。

一文钱一斤的鱼传入京,立刻吸引大批想要去天津抢鱼的百姓。

大家是成群结队跑东门外去坐火车。

都是想要乘着鱼价便宜多囤一下,搬回来腌上,未来一年可就不缺肉吃了。

对于北方的人来说,囤积食物已经成为他们的本能。

天津卫涌入了大批的人来买鱼,然后就遇上了限量这道坎。

不过没关系,可以请当地人帮着代购,多出一文钱他们也心甘情愿。

哪怕是两文钱一斤的鱼也没得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