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260270(第12页)

260270(第12页)

“泰山商行资金被银行锁了,因为需要资金周转才拿出一大批好货低价出售,棉衣棉被谁不缺?买回去也不会吃亏。”

“少一件衣服没什么,可要是冻出病来就不是一百文钱的事了,没个一二两银子能走出药铺的大门?”

“爹娘劳累一辈子,舍不得吃穿,乘着今日大降价给爹娘买一身让他们过个暖和的冬天,别等人没了再伤心没能孝顺爹娘。”

“可不是,生前让爹娘穿得破破烂烂,死后风风光光大办又有何用?孩子的老师是父母,不孝的夫妻也养不出孝顺的孩子,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百货店这次大出血,亏本销售,买到就是赚到!”

等唐皮子满头热血抱着一大堆棉服和厚被子出来时,口袋里已经空空。

拉着骡子往家走,越走越有些后悔,大衣买多了,儿子还小,他可以把新的让给儿子,自己穿旧的,买一套就行了。

可是再回想一下旁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辛辛苦苦一辈子,不想着享受一下,没苦硬吃,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有钱不花,埋起来还不晓得便宜了谁。

唐皮子越想越觉得这话正确,拉着一堆衣服回家,路上还碰到了几个家附近的娘们。

一听百货店有便宜棉袄、被子出售,那是连话都来不及说拔腿就跑往家跑。

这次大批量出售棉衣棉被还不只是发生在江南,逐渐扩散到北边,越是往北卖得越火热。

主要还是不少青壮年都被带去修铁路,虽然被抽走了一部分钱还是有不少钱落在了手里,有些人不舍得花将钱寄给了妻儿。

家中做主的多是妇人,碰到这种好事那是一点也没手下留情,该买的买该花的花。

不花留着让丈夫找小老婆吗?

人家说得也有道理,这男人就是看不住,有点钱了就有了花花心思,再老实也没用,这钱不花在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难道等着别的女人进门打自己孩子花自己的钱吗?

事实证明营销话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有市场,等江南士绅反应过来,手中生产的布料卖不出去了,大部分人都买足了过冬的衣服,关键还是成衣不需要买了布料回去自己做。

“不必担心,我们卖的不是棉布,泰山商行拉拢了一批泥腿子又有何用?终究是上不了大雅之堂。”

“没错,咱们的可是上等云锦,不是有一寸云锦一寸金之说吗?”

这话也就糊弄一下外行,云锦可没办法用机器编制,需要耗费人工来一点点制作,两个人一天顶多也就织个两寸,云锦一般也是作为贡品送进宫中,真正流入民间的不多。

最好的云锦工艺在江南织造局,从前朝传下来的收益,别的地也没法培养这样技艺高超的织女。

他们嘴里说的云锦只有那么一两匹,其他多是普通丝绸,本来打算卖掉一部分安安军心,没想到今年都亏了一大笔,家家户户开销都被迫缩减,听说不少大户将原本的皮袄都给削成了棉衣。

再加上百货店那等做亏本买卖也要耗死他们的地方,简直不是东西。

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将货卖往海外,至于卖到哪里,绝大部分人将目标放在了东洋。

“去东洋,我家还有几个亲戚在东洋。”

“去东洋,这是东洋路线图,这时候这个时间点也不用担心大风拦路!”

“去南洋,南洋商船多,小国也多,无论如何都能将我们的丝绸吃下……”

“去西洋,西洋遍地黄金,咱们去一趟可以赚回百倍利润!”

一个商行上千股东就有上千种声音,有支持往东洋就有支撑去南洋、西洋。

最后大家举手表决,以占据绝对票数优势前往东洋。

一是东洋距离近,还有个台湾可以给船停靠,哪怕不用新式钢铁船,旧式的老船也能够抵达。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跟东洋关系紧密,甚至能凑出不少航线图。

谁祖上没养过几支海盗?

前朝倭寇打不干净,可不只是朝廷不给力的缘故。

最后统一意见,头一次试水不走远先去东洋。

决定一下,大家都忙活起来,都奔着赚银子去的,晚了一天可就少赚一天银子,银子拿到手说不定还能把地给赎回来。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有干劲,到九月初就拉起了近五十艘船。

福州造船厂的那批船也拿下了,只是可惜船还在建造中,未到发货的时候。

江南的动作很快动过无限电报传到皇帝手里,毕竟江南有个最大的间谍头子就是曹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