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娘倒是真没想到苏家平竟然会想这么多:“傻孩子,虽说这方子是我琢磨出来的,可这生意,是咱们苏家一家人齐心协力做起来的。”
“少了谁,可能都成不了现在这般红火的局面。你也是苏家的一份子,家里的生意,你自然有份。”
“往后不管是学做菜,还是做生意,都别给自己设限,放开手脚大胆干!”
苏玉娘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众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苏家就应该都是一条心。”
苏老太坐在一旁,见自己闺女是真不介意方子的事,顺着微微点头,“是啊,家平,咱家是一家人,往后日子还长着呢,得劲往一处使,一起往前奔。”
“就是张夫子那边。。。?”苏三森提出了个难题。
听到张夫子,原本才缓和些许的气氛瞬间又凝滞了。
苏家人除了苏玉娘,都对夫子有种天然的敬畏。
苏老太的眉头拧成了个疙瘩,重重地叹了口气,“张夫子眼里可容不得沙子。要是让他知道家平这要半途而废,撂下书本不读了,怕是要气得吹胡子瞪眼。”
苏家平头垂得更低了,嗫嚅着:“都怪我,没考虑周全,给家里惹这么大麻烦。要不……我还是去跟张夫子道个歉,说我不去念书了。”
苏玉娘见此情景,赶忙招呼众人坐下,一边手脚麻利地给苏家喜新盛了一碗粥,一边安抚道:“大家都别愁眉苦脸的,都快坐下!张夫子虽说在教学上严苛,可真不是那种老顽固。跟他好好讲讲家平的情况,他应该能理解。”
她放下粥碗,“家平有自己的想法,想为家里出份力,这是好事。张夫子教书育人,不就是希望学生能有担当,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嘛。张夫子会明白的。”
一家人匆匆用完饭,苏老太瞧着气氛依旧凝重,便提议道:“要不咱全家去吧,得好好和人家张夫子说清楚。”
众人纷纷点头,苏家平心里虽有些忐忑,但也明白这是个表明决心的好机会。
张夫子正在西屋整理书籍,准备下一堂课的内容。
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出门查看。
瞧见苏家这浩浩荡荡的阵仗,心里一惊,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赶忙迎上前询问。
苏家平见状,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几步,对着张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而后将自己不想读书,打算跟着小姑学做菜、做生意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他面对张夫子自然也是怕的,但是这是他必须面对的事。
张夫子静静地听着,手中的扇子轻轻摇晃,始终没有吭声。
屋里安静极了,屋外的虫鸣偶尔传来。
良久,张夫子依旧沉默,苏家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苏老太忙向苏玉娘使眼色。
苏玉娘接到信号,刚要开口打破僵局,张夫子终于放下手中的扇子,缓缓说道:“家平啊,其实为师早看出你这心不在学堂了。”
众人皆是一愣,没想到张夫子会这么说。
张夫子接着道:“读书求学,本就讲究个心诚志坚,你既已想清楚要走的路,我自然是也不会强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做生意、做菜,若用心钻研,照样能有所成就。”
话罢,他看向苏家平:“孩子,往后若遇到难题,想读书识字了,尽管来找我。”“我教了你这些时日,也盼着你能过得好。”
苏家平眼眶泛红,再次向张夫子深深鞠躬,“谢谢夫子,夫子的教诲,我定会铭记于心。”
苏家众人心中的大石头这才彻底落了地,纷纷向张夫子道谢。
孩子们都抱着书包,心惊胆战的看着夫子和自家大哥,见夫子确实不似生气,才都纷纷松了口气。
事毕,孩子们留在学堂上课,大人们都匆忙回家准备开始今天的生意。
算算时间今天已经有些耽误了。
路上卢氏拍着胸脯,“张夫子板着脸的样子还真是有点吓人,这给我待得都有点窒息。”
苏二林哼了一声,“你看你这点胆吧。”
“你胆大,你胆大的后背都湿透了。”卢氏瞟了一眼他,不屑地勾了勾嘴角。
“嘿,你这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