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372章 打皇帝的脸(第3页)

第372章 打皇帝的脸(第3页)

直到最近,赵持满见跟他齐名的姜恪,在辽东大显身手,立身扬名,他也终于按耐不住。

恰好长孙诠又邀请他入京,便来到长安,一直在长孙诠身边担任幕僚。

赵持满并无功名在身,父亲又早已病亡,无法门荫入仕。

唯一的机会,便是禁苑狩猎时,大显身手,获得皇帝青睐。

届时,长孙诠再举荐他担任雍州司法参军,才有机会成功。

长孙无忌招了招手,道:「持满,你过来。」

赵持满上前几步,只见长孙无忌在纸上写道:「释实求华,从人以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

长孙无忌道:「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赵持满沉声道:「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华,非君子所为。」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这是先帝曾说过的话,当今圣人也和先帝一样,厌恶六朝的绮靡之风。你将来要想仕途通畅,就必须记住这一点。」

赵持满心中一凛,拱手道:「在下谨记。」

最⊥新⊥小⊥说⊥在⊥⊥⊥首⊥发!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两人对视一眼,拱了拱手,一起告退。

两人走后,长孙无忌又练起了书法,他的书法和唐太宗一样,学习的是王羲之的笔法。

只可惜他在书法上天赋差了一些,水准远比不上褚遂良,也不如宫中那位武皇后。

他书法虽差,眼力却极佳。

赵持满号称书箭双绝,然而他的书法长孙无忌却瞧不上眼,浮华之气太浓,一味追求文字华美,失了中正平和的士大夫之风。

便在这时,一名家仆来报,于志宁来了。

长孙无忌等的便是于志宁,当即命人请他进来。

少顷,于志宁来到书房外,人还没到,声音就传了进来。

「长孙兄,今日可是正日初二,我在家陪孙子呢,你有什么急事找我,不能换个时间吗?」大步走了进来。

长孙无忌板着脸,道:「你托我帮你办事,自己倒嫌起麻烦了?」

于志宁愣道:「我又托你办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沉声道:「当然是新律的事了。」

于志宁用手指点了点他,笑道:「你这个人啊,未免太心急了。人选都向陛下举荐好了,等初四朝会之后,陛下旨意下达,再忙便是,何必现在就忙?」

长孙无忌道:「等到那个时候,可能就晚了。」

于志宁正给自己倒茶,闻言抬头问:「什么晚了?」

长孙无忌沉声道:「你还记得那天,我向你问过杜正伦和卢承庆的事吗?」

于志宁道:「记得,问你你也不说。」

长孙无忌翻了翻眼皮,道:「我当时也不能肯定,怎好跟你说?现在可以告诉你了。」

于志宁表情凝重了一些,问:「他们俩怎么了?」

长孙无忌缓缓道:「两个月前,有人给雍州府送了一封匿名信,举报白马商社给工部官员行贿,藉此获得在漠北经营矿场的特权。」

隋朝时期,矿场都通过徭役制经营。

到了唐朝,制度出现变化,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矿业逐渐繁荣。

后来李治取消徭役,民间商社丶工社增多,再加上漠北被大唐纳入治理,生产石炭。

在寻找石炭过程中,商人们发现大量铜矿和铁矿,于是向朝廷申请开采,此事正是由工部负责。

于志宁皱眉道:「白马商社?这个名字倒有些耳熟。」

长孙无忌道:「这是漠北最大的一家商社,商社主人是杜正伦的侄子,杜隆。」

于志宁微微变色,道:「我没记错的话,漠北商道,正是杜正伦负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