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约好和伏兄去逛街市,有些东西要采买。”陆雩叮嘱道:“你到南城门口那个凉氏脚店等我。”
“好。”李孝雨答应下来。
一年时间,李孝雨整个人亦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像竹笋拔苗似的蹭蹭长高,如今人已经快长到陆雩肩膀。且他膀大腰圆,身材粗壮看着孔武有力,偏偏配了张娃娃脸,看着反差感十足。
半年前陆雩去书院就读后,季半夏买了这辆驴车。
此后每逢休沐日李孝雨都会驾着驴车来接他,因而伏成周也认识李孝雨。
“李弟,许久未见,你又长高了,瞧着愈发男子气概。”伏成周笑着与他寒暄。
李孝雨没接他话茬,只严肃道:“早去早回。”
他可是答应过半夏姐姐,要好好盯着陆哥的这些同窗,不能让人再带坏陆哥!
“那是自然。”伏成周忍不住想逗他,“你怎的人小鬼大。”
李孝雨面无表情:“若我没记错,你不比我大多少。”
“行了行了,快走,我还赶着买东西。”陆雩拉着伏成周就往另一边街市的方向走。
伏成周:“要不去我家米粮店看看?这阵子新到了一批米面,你可顺道捎些回去。”
陆雩点头,“可。”
伏成周家是祁县最大的米粮之商。因近些年女皇放宽政策,商户也可参加科考,他才被父亲送进翰墨书院,指望着他能有所出息。
但事实上,伏成周这个小胖子,每日除了吃便是睡,考上全靠临时抱佛脚,读书一窍不通。
陆雩是半年前感觉自学不够,升入翰墨书院后和他认识的。那时他们碰巧分在同一间宿舍,伏成周每晚睡觉打呼噜,回回都是陆雩用枕头砸醒他。所谓不打不相识,二人如今的关系颇为密切。
那个时候陆雩还只有他一个朋友。
现在,全书院同窗都是陆雩的朋友了。
想到这个伏成周还有些吃味,他在书院可只有陆雩这一个好友。
下午南北街集市很热闹。
柳陌花衢,新声巧笑。茶坊酒肆,人影觥筹。
今晨刚下过一场雨,青石板湿漉漉的,瓦角屋檐滴滴地往下淌水。
沿街不少商贩在叫卖,有那卖吃食水面的小摊,蒸出烟雾升腾,渲染浓浓烟火气。
陆雩掂量了一下怀中银两,径直走入一家胭脂水粉铺。
伏成周跟在他身后,摇头晃脑地叹了口气。怎的陆兄回回休沐日都要往回家带这些东西,真真是个爱妻人士。
“呦,小伙,你又来啦。”老板娘一看到他便热情招呼。
陆雩目光转了一圈,注意到鎏金架子上有新到的货,便指了指,道:“最贵的那几样,给我包起来。”
“好哩!”老板娘笑得合不拢嘴,殷勤介绍道:“这款玉女桃花粉和玉龙膏,乃是上京传过来的。是京城小姐、哥儿们都爱用的上等货……”
当然价格也不便宜。纵使是伏成周看了都有些肉疼,然而陆雩却眼睛眨都不眨地就掏出银两。
哪怕直男如陆雩也知道,女人花在脸上的东西要用最好的。
他这人花钱没数,出门在外总是大手大脚,习惯请客买单。
后来季半夏就有意控制他的花销,只每月固定给零花钱。
陆雩平日在书院读书,除了吃饭也没有旁的开销。后来这些钱便被他攒了下来用来给季半夏购置化妆品、雪花膏、漂亮衣物、发钗等物。
在他看来,她一个女孩子,肯定是爱俏的,只是不好意思说。
伏成周感叹道:“你对你家那媳妇真好。”
“还不是媳妇。”陆雩纠正道:“是未婚妻。”
伏成周:“成成,不早晚的事儿嘛,都差不几。”
他们买完胭脂水粉出门,路过看到一个波斯商人在卖镜子,陆雩又停下脚步买了一面。
其实他后来早就给季半夏买了镜子。但是这个比之前的照着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