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之维这么直接说出武侯奇门压箱底的绝技,这些诸葛家的前辈也不意外,但脸上却露出意味难明的表情。
显然,张之维说的并非正确答案。
倒是同为术士一脉的奇门遁甲两公婆好似猜到了什么。
“三国志有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唐朝军神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也提到了诸葛武侯曾用八阵练兵,又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家的,你莫不是说诸葛武侯的术与道便是这三昧神火与这传说中的八阵图吧?”
听到奇门遁甲两公婆的推断,这名诸葛家的前辈也从怀里掏出几张布帛,落到奇门遁甲和张之维手上。
只是粗略看一眼,张之维便感觉自己的心神被拉入其中,反而是同为术士的奇门遁甲二老没有张之维这般表现,他们倒是一眼看出了手上这份布帛的端倪。
“这便是诸葛武侯当年成名之作八阵图?这不是你们武侯奇门一脉的总纲吗?他怎么回事?陷进去了?”
见到张之维竟然会被武侯奇门的总纲所迷,奇门遁甲二老就要上前施展手段将其心神从图中拉出来,却被一众诸葛家的人阻止。
“大兄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二位,若想救人,这一关就得他张之维自己破。”
“不应该啊,天师府传承千年,奇门手段虽不如你们武侯奇门,但这张之维不应该没有涉猎,怎会被一份总纲给迷了,诸葛家的,我们这一脉没少跟你们斗过法,为什么会这样?”
听着奇门遁甲二老发问,诸葛家这边隐隐以这位蜀中诸葛武侯一脉为首的诸葛家前辈也是叹了口气,道出原因。
“你们两个确实没看错,所谓八阵图便是我们武侯奇门一脉的总纲,每个能够修行的诸葛家子弟都从这总纲入手,去掌握四盘八门,若能将四盘八门融汇贯通,根基厚实,便可尝试去研习武侯奇门的压箱底手段——三昧神火。
千年来,我们诸葛三脉不是没出过惊才艳艳,能将武侯奇门与三昧神火皆习全的子弟,也是我们三脉公认的族长,但为什么即便如此,武侯奇门在圈子里的地位依旧比天师府,少林这样的玄门大宗矮一头呢?”
“因为他们都不是诸葛武侯,我也不是。”
这个问题像是在问奇门遁甲二老,也是在问此时心神深陷八阵图中的张之维,而张之维也在这时收回了陷在八阵图中的心神,给出了答案。
看到张之维这么快就从八阵图中收回自己的心神,没有沦陷进去,一众诸葛家的前辈表情既有惊讶,却又觉得好像没什么不对,只是在那笑着点头,而那名蜀中武侯一脉的前辈也询问起张之维。
“如何,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诸葛武侯当真乃天人也,只恨我自己没与诸葛武侯同处一个时代,不然真想找诸葛武侯好生较量一番,论论道。”
“哈哈,现在也不差啊,也有个跟你同处一个时代的天才不是吗,还是给这两位老家伙说说你看到的吧。”
“自成一方天地,四盘八门变化克制,吉凶,过去,现在,将来皆在我一念之间,我即方位,我即吉凶!”
张之维将自己刚才在八阵图中所看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用这样一句话总结,却让一旁听着的奇门遁甲二老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总结的不错,二位,可想到了什么?”
“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你们是想说,当年诸葛武侯已经到了那个境界?!”
“就知道你们两个老家伙能看出来门道,是啊,术士一脉中属我们武侯奇门一脉最为出奇,能以自身为中心定住中宫,自开一局,先天立于不败之地。可我等武侯后人传承先祖绝学千年之久,与先祖相比,终究只是望其项背。
我们术士自开一局,能开多大?能开多远?可先祖当年另辟新径,以军为阵,以军为局,阵局一开,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先祖一念之间。若是先祖当年隆中避世不出,或许这术士一脉中便当以我武侯奇门为尊,哪有你们奇门遁甲什么事,都得在我们后面吃灰!
但话又说回来,若是先祖当年不出隆中,便是能再进一步,能否悟出这种境界,传与我等后人也犹未可知,当真是时也命也。也罢,这等逆天奇技,兴许还未到出世的时候。张之维,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们诸葛家三脉的老家伙会在这里了吧。”
张之维点头,但想了想还是问道。
“晚辈明白,可前辈您自己都说这是诸葛武侯当年道之体现,非我等能明悟,那便是诸位前辈乃武侯后人,是不是···”
“我们自然是做不到像先祖那般以军为阵,自成一方天地,但模仿几分还是可以的,莫小瞧了我们武侯一脉这千年来的研究啊,而且这不还有两个老朋友帮我们查缺补漏嘛,只是想要复现当年先祖八阵图之故事,这一局还欠了三分火候。”
“哪三分?”
“一味火,一支军,还有一个主阵之人,缺了这三分火候,阵局虽能开,但终究少了几分变化和威力。唉,我们后人无能,武侯奇门传承到今日,诸葛三脉中竟已无一人能精通四盘八门者,连我们这些老家伙也只是精通其中一门两门,更别说三昧神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