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迁又在她脸上落下一吻,转身欲走。
沈京墨却一把扯住了他的袖子,将一枚圆形的木章塞进了他袖中。
“巢湖太远了,你不带我去,就把山神奶奶带上吧。”
陈君迁隔着袖子捏了捏那圆润坚硬的木章,笑着朝她点点头,翻身上了马背。
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南开拔。
沈京墨跑上城墙,目送着军队最前方的那个身影消失在天际。
但如果此时的她知道他这一去将是何下场,她绝对不会放他走出这座城。
第140章两面受困“我要你亲口告诉商洛的士兵……
二月中旬,商洛已经开始转暖,先前的冬衣很快就该穿不住了。趁闲来无事,沈京墨叫上谢玉娘和孟盈盈,一起去买些衣裳。
商洛的成衣铺不少,样式丰富又不贵,比她费时费力自己做划算得多。
城中心有一条两侧满是布庄和成衣铺的长街,三人随便选了一家,还没进门,就听见老板娘与人边嗑瓜子边聊天。
“打仗归打仗,日子还是照样过,有人打过来咱就跑,没人打咱就和以前一样该咋过咋过。”
“就是,管他谁输谁赢,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只要有饭吃有命活就得了。”
“可不是么?哎你们知不知道,前些日子那谁家的儿子回来,看见咱们还和打仗之前一样开门做生意,人都傻了,说他以前呆的那地方,人们连树皮草根都啃完了,那大锅里都开始煮活人了。他这是命大逃出来了,要不也得让人煮了。”
“这么吓人啊?哎哟,那幸好咱这儿没打多久。我记得前一天那衙门里还坐着大越的官老爷,第二天一睁眼就换人了。我都不知道啥时候打过仗,还让我儿子去打听了半天。”
“这事儿我知道,那个陈将军呐是打南边来的,咱这附近好多地儿现在都归他了。他打进来那天说了,不许手底下的兵打扰咱做生意过日子,咱以前咋过以后还咋过。听说他手下这些地儿都是这样的,要不是发现衙门换人了,都不知道打过仗呢。”
“是吗?哎那你们说……”
谢玉娘歪头附在沈京墨耳边小声笑:“夸小陈大人呢。”
沈京墨无奈地笑了一声,拉上孟盈盈去挑衣裳。
老板娘她们说的话,她都听进去了。这些年来陈君迁东征西战,打下来的地方她都去过,见识过当地百姓的生活,知道老板娘所说并未夸张。
最开始那些地方打得并不轻松,但如今他们的势力不断扩张,打起仗来也愈发容易,有些小城得知是陈君迁前来,甚至没反抗几下就望风而降。
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便能攻下上京,一统天下。到那时,她就不用再像现在这样忍受分离、担惊受怕。
这样想着,沈京墨不禁心情大好,一边挑选衣裳,一边与谢玉娘闲谈:“爹都回铜城了,你为何不回去?”
谢玉娘斜她一眼:“明知故问。”
陈君迁这次出征,陈川柏也跟着去了。这家伙,分明说好年后与她一起回陇右,现在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一个人走哪能放心得下?
沈京墨偷笑:“他也是,说走就走,把你留在商洛,也不想想商洛的守将是谁。我要是他,可不敢把你和吴将军单独留下。”
这次留守商洛的是吴斐,当初谢玉娘和陈川柏能说开,也有他一份功劳。
谢玉娘佯装气恼地瞪了这个爱调侃她的嫂嫂一眼,将一件衣裳塞进沈京墨怀里,招呼老板娘:“她要试衣,麻烦店家带她去一下!”
沈京墨知道她脸皮薄,忍着笑,抱住衣裳往后走。孟盈盈也挑了几件,要与她一起去换。
只是还没走到后屋,就有人找了过来。
“谢将军,出事了。”
沈京墨闻声回眸,看见吴斐一脸焦急地看了她一眼,又看回谢玉娘,眼神示意她出去说。
见状,沈京墨匆忙放下衣裳,与谢玉娘一道随吴斐离开铺子,去找了个能说话的地方。
“城外突然出现一支大军,人数远胜我们,看旗帜是朝廷的人。我已经派人去给将军送信了,但不知,何时才能送到。”
*
二月十五晌午时分,陈君迁的大军行至一处湖泊旁休息。
湖水已经化冻,水面上偶有一层薄薄的冰层,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稀软坑洼。
将士们取水做饭,匆匆吃过东西便又急着出发。
陈君迁骑马走在最前,与身边的谢遇欢说着话。
“将军!”队伍后方,一个士兵快步跑来,截停了他的马,“将军,商洛传信,有一支大越军队将商洛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