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元宇宙进化 > 第1070章 第一八章 猫眼星云(第1页)

第1070章 第一八章 猫眼星云(第1页)

“这就是表世界吗?那就是太阳?”清宣真君很兴奋,趴在飞船观光的舷窗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莉莉娅特也趴在旁边观看。

楚飞看清宣真君和莉莉娅特,翻了个白眼,没说什么。

眼下这个星系,是一个红矮星星系,环境稳定。而大家出来的通道,距离恒星也不是很远,勉勉强强五十亿公里吧。

从这里看红矮星,和周围的星光没什么区别,只剩下王八眼大点的星光。

这样的星空和里世界的太空环境,看起来也没什么区别。

虽然里世界主要是各种大型陆地,动辄百万公里。但在光年的尺度下,看起来也是一个个星光。

而后楚飞打量周围的星空。根据恒星的位置关系可以大约看出,这里还是日月星团。

日月星团的特征比较明显,两个星团靠得很近,一个偏圆形,一个像是弯月,只要选对了位置,就能看到两者共同组成一个繁体的“明”字结构。

眼下这个位置,刚好可以看到清晰的明字结构。

“应该是日月星团边缘的星系。这样的星系有几千个,想要在茫茫的星空中找到这里的超维通道,几乎不可能。这超维通道也真够隐蔽的。”

楚飞思考中,舰队继续前进,经过复杂的验证后,才进入引力弦通道。大家将通过引力弦通道正式进入日月星团。

清宣真君和莉莉娅特继续趴在舷窗后面看风景。引力弦通道内的风景还是不错的,一道道星光因为空间扭曲,盘旋成绚丽的光采。

不过这个所谓的绚丽,也只是针对正常星空来说的。实际上也没那么惊艳。与其说惊艳,不如说看个稀奇。

人类在宇宙空间中的前进尺度,哪怕达到百倍光速,横跨两个恒星的距离,也得三两天时间。

放在现实中,如果你从城市一头走到另一头,也是三两天时间。你会发现周围的建筑移动的很缓慢,没什么流光效果。在星空中也是如此。

人类相比于整个宇宙来说,依旧太过渺小。哪怕是金仙,也是如此。

这也引发了楚飞的一点思考——宇宙到底是怎么来的?难道真的是强者创世?

在里世界,楚飞见到的最大的“创世”,其实是绝望冰川。

按照清宣真君的说法,绝望冰川大概就是创世失败后的产物。

而且绝望冰川能有现在这么大,也不是刚开始就有的,是后来不断吞噬周围的世界和资源,一点点膨胀起来的。

难道说现实世界也是这样,多个世界不断吞噬、合并而来的?

好吧,暂时科学研究还是不赞成强者创世说。现在最认可的宇宙诞生说法,是“奇点破缺”的理论。

不是奇点大爆炸,那已经被淘汰了。所谓的奇点破缺,就类似过冷水的爆炸式结晶(结冰),类似云层结晶(降雨)。(997章)

宇宙中的量子涨落,会同时产生是“实粒子”和“虚粒子”,也可以理解为正粒子和反粒子,或者理解为阴阳。

这些“实粒子”和“虚粒子”共同构成一种笼罩无尽虚空的“量子云”。

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同时诞生又同时湮灭,量子云会保持稳定。

但是因为某个奇点,可能只是一点灰尘,可能只是引力的一点波动,可能是别的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导致实粒子多了那么一两个,而后整个宇宙平衡被打破。

实粒子渐渐增加,最终出现基本粒子,然后有了质子中子,有了原子,最后有了世界。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整个过程按照亿万年计算的。而暂时的观测,也支持这个说法,实验室中的科学理论以及建立在这个理论上的高能物理等,也支持这个说法。

至于说以后科技发展了,是否会找到更优秀的创世理论,那就不知道了。反正现在这个理论是最火的、最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依托于大数据修行理论,还有“数据创世”的说法,这是弦理论的极限。

所谓的数据创世认为:宇宙的目的是为了足够的信息,物质运动是信息,星系变化是信息,而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最大的贡献,就是给世界贡献信息。

智慧生命贡献的信息,远远超过物质世界变化所孕育的信息。

为什么小世界的天道,会随着内部生命的增加而强大,就是因为生命能够创造更多的信息,越是强大的存在,其创造的信息越多。

而信息是不可灭的,世界就只能不断膨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