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在蒙古那边如何暂且不提,反正京城这边,随着千叟宴的到来,他那信的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千叟宴是在畅春园举办的,总共是来了三百多个人,都是全国各地上来的。有不识字的农家老者,也有满腹经纶的学者,有常年锻炼的习武之人,也有懒散不动弹的人。
反正各有特色,胤禛将这些人安置好,就亲自进宫来请了康熙。康熙也不知道是如何想的,竟是还让人去叫了乌雅秀贞一起——大约是因着这辈子乌雅秀贞是皇贵妃,所以才得了这露面的机会?
乌雅秀贞跟到了畅春园,随着康熙一声令下,这千叟宴也就开始了。
九格格也跟着来凑热闹,还压低了声音和乌雅秀贞嘀咕:“今儿这菜单是送到了卫生部让我看过的,很是清淡,很符合老年人的肠胃。”
若是大鱼大肉,怕这些老年人受不住。年轻人拉个肚子没什么大事儿,但是老人和孩子,哪怕是拉肚子,都有可能会要命。
九格格还做了两手准备,饮食控制是一方面的,再者就是大夫在场,从进门就开始把脉,有什么隐疾,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都需得交代好了。
每一个老者身边,都跟了个嬷嬷或者太监伺候着,一来是避免御前失仪,二来是避免吃了不该吃的。总之,这差事既然是在胤禛手里的,那就是绝不许出一点儿差池的。
乌雅秀贞为不可见的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到,只盼着这两三天,人是如何来的,还是如何走。至于到家之后……那就是他自家的事儿了。”
九格格笑道:“额娘放心就是了,在京城是绝不会出事儿的。”
再者,朝廷也不傻,千叟宴是为了个好兆头,朝廷在挑选人的时候,也必然不会要那种病歪歪,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的人,他们只会挑选那种健健康康的,一时半会儿死不了的。
乌雅秀贞点头,看康熙端着酒杯下来,和那些人聊天说话,她自己也就赶紧跟上。
康熙也就是问一些琐碎事情,家里有几亩地,有几口人,只种地的话每年收入如何,可够吃饱,这两年天气如何,有没有天灾人祸之类的。
胤禛绷着脸跟在旁边,康熙还不耐烦:“你快躲开些,就你这脸色,人家看见都要吓死了,哪儿还能正常说话?”
六阿哥噗嗤一声就笑出来,对上胤禛视线,又赶紧捏住嘴巴,但过片刻就忍不住了,忙拉着胤禛往别处走:“咱们也松散松散,这会儿都有人照看呢,不会出事儿。对了,老九既然回京,那他之前去了哪里,你可有把握了?”
胤禛摇摇头:“老九十分警惕,人一直留在保定府。”
根本没去川蜀那边。
胤祚就皱眉:“那川蜀这边的事儿,到底是汗阿玛想多了,还是怎么回事儿……”
胤禛顿了顿才说道:“我更倾向于老八是真有这些事儿,可那人你也知道,向来狡猾如狐,不可能留下尾巴让我们抓的。再者,汗阿玛之前训斥他,他指不定已经有了警惕心了。”
“我过段时间就会出京,到时候……”胤祚又说道,胤禛摇头:“你不要去,一来你单枪匹马,若是出了事儿,我这边伸手不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多想想额娘,还有你福晋,你孩子。二来呢,不要打草惊蛇,这事儿缓缓图之,急不得。”
胤祚就叹气:“始终是个威胁……”
“威胁又如何,川蜀远,到时候就是有个什么事儿,老八怕是也赶不上。”胤禛嘴角带了几分嘲讽:“世事难两全,他选择隐蔽,就不可能随叫随到。”
胤祚忽然笑了笑:“指不定人家是谋定而后动呢?再或者,是国中国?”
胤禛摇头:“凡事有个先机……此事先不谈,你什么时候出京?”
“定了明天,这千叟宴我已经见识过了,明天就出发。”六阿哥说道,本来是打算开春就走的,但想着要见识见识这千叟宴,这才留到现在了。
他出京的事儿,是已经和康熙,还有乌雅秀贞都打过招呼的,明天直接走就行了。六福晋是也要跟着去的,孩子们则是送到胤禛府上,暂且让弘昀管着。
弘昀那婚事是定在下个月,到时候一成亲,也就成了大人了。
胤祚忽然感叹道:“好像也就是一转眼,当年那些个抱着大腿喊叔叔的孩子,就已经成了要成亲的大人了。”
胤禛看了他一眼,并不想理解他在感叹些什么。
胤祚自己就接着说道:“我原本也是俊俏风流少年郎,现在却成了枯皮老树。”说着就伸手摸摸自己的脸颊:“以前出门在外,还有少女扔手帕,现在出门在外,简直就是个不起眼的黑煤炭。”
胤禛冷笑:“你要是想要手帕,回头我让人给你扔个几十条几百条。”
六阿哥赶紧摆手:“那就不用了,多谢四哥好意了,您若是这样安排,你六弟妹还得将我吃了。”
哥儿俩藏着说了一会儿的话,再出来,千叟宴也才过半,但康熙已经离场了,实在是年纪大了,有些撑不住,这边吃两口,那边喝两口的,肚子里也有些饱胀。
康熙一离开,乌雅秀贞也就跟着离开了。
胤禛还不能走,他需得将这些老人再一一安全的送回客栈,等后天,再安排了马车送他们出京。至于明天,也不能让他们出门,需得派大夫上门去一一把脉。
一来算朝廷恩典,有病赶紧治。二来也为顺利结束千叟宴。
六阿哥第二天一早给乌雅秀贞请过安之后就直接出京去了,六福晋也在马车上。夫妻两个开始还有些依依不舍,毕竟这一出京,说不定得多久才能回来呢,还是有些放不下孩子们的。
但是真等过了几天,就有些乐不思蜀了。六阿哥又不是吃苦去了,他是去看各地的学院,还有各地的书籍,交往各地的文人去了,那小日子过的,简直就是太逍遥自在了。
可比在京城呆着舒坦多了,六福晋那也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姑娘,对这方面,正好也能帮得上忙,夫唱妇随,两个人原本感情就要好。但是夫妻嘛,相处十几年下来,太熟悉了,也难免会有一种太平淡的感觉。
现下就不一样了,对视一眼,两个人都能脸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