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一科没有取中的考生,也有一部分能获此殊荣。
就算不能留在秘书省和翰林院,也能去报名参加国子监的招生考试。
总之,在前方的道路光明而又宽阔的情况下,就算看到有些人的起跑线比自己高,跑得还比自己更快,大部分人的心态也是相对从容的,反正所有人都能跑到终点,只是早晚而已。
打量了一阵,就有人壮着胆子过来搭讪了。
寒暄完毕,话题又转到了眼前的高楼上。
虽然考场才是大家接下来会使用的,可是所有人的注意力,几乎都会被不远处的凌烟阁吸引。
就算不提这栋楼在有仕进之心的人心目中的地位,只说它现在已经彻底完工,黄瓦红墙、重檐斗拱、雕梁画栋,其精美辉煌,远非旁边还是灰突突的水泥墙的考场能比的。
“听说以后再建别的楼,都不会比它更高了。”
“考场好像就只有八层。”
“之后要建的藏书楼是九层。”
赶考的士子听到这里,都有些激动,“我们也听说过,等考场建好,就要接着建一栋藏书楼,到时候天下所有读书人都能进去看书,是不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不止如此,据说之后还要在天下各州县都兴建藏书楼。”
“殿下胸怀天下,实乃我大唐大兴之象啊……我等生于斯时,躬逢盛景,当真是三生有幸!”
众人正感慨时,忽见一行人从大明宫的方向往这边而来。
这回就不是像考生们那样溜溜达达着走过来了,有车架、有仪仗,一看就知道来者身份不凡。
众人顿时都激动起来,在当下的皇宫里,能有这种排场的人,其实只有一个。果然等到队伍走近,许多人便先从仪仗和车架的规制上认出,这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激动归激动,礼仪她们可没忘记,纷纷退到一边,等队伍走过去。
谁知车架经过他们时,忽然停下了。
侧壁上的车帘撩开,雁来探头往外面看了一眼,见许多的熟人,就笑道,“你们今天人倒是齐全。”
众人搭讪着解释了一番。
雁来点头道,“正好凌烟阁内的画像也都完工了,李先生请我去验收呢。既然赶上了,你们也一起来吧,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众人屏息凝神地点头,等雁来将帘子放下,车架重新启动了,才互相交换着视线,发出刻意压低的欢呼声。
“不意今日竟有这样的好运!”
“唉,早知如此,我就换那身新做的了。本是为了考试做的,舍不得穿……”
“殿下竟如此温柔宽和,她方才是朝我们笑了吧?”
“听说殿下最喜欢会读书、爱上进的年轻人,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那你还少说了一样,会作诗!”
大家说说笑笑,跟在了队伍后面,到了凌烟阁前,雁来竟没有先进去,而是在等她们,更让众人受宠若惊。而且也是到这时候,她们才发现,雁来并不是自己过来的,还有十多个大臣随行。
今日轮值的秘阁学士和翰林学士赫然在列,秘书省和翰林院的考生顿时如同看到了鸡妈妈的小鸡,连忙走到前辈们身后站定,其他的考生见状,也连忙分男女过去站班。
“走吧。”雁来这才点头,走在了最前面。
李吉甫跟在她身后,负责解说。
……
新的凌烟阁建筑布局跟旧的一样,只是增加了占地面积,显得更加宽阔。一进门,就是一幅高祖李渊的画像,因为占了从地到顶一整个墙壁,所以显得格外威严有气势。画像两侧是回廊,分别是文臣和武将的绘像,一个个也画得龙章凤姿,尽显气象。
不过看着看着,雁来就察觉到不对劲了,这些画像的个头好像都格外大。
一圈转下来,好像也就十几二十个人的样子。
不过上了二楼,她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剩下的人都搁这儿挤着呢。回廊左右两面墙都险些装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将每个人都画小两圈。
这种情况,到了玄宗朝又出现了,而且还更加复杂。
中宗、睿宗两朝的臣子,能往后挤的都更愿意被放到玄宗那一层去。同样的,玄宗后期则只到杨国忠和安禄山为止,剩下的人都挤到了肃宗那一层。
以至于唐肃宗这位在位仅六年,面对有唐以来最大的内忧外患,还能分心宠幸宦官,搞宫廷斗争的皇帝,手下竟是文臣武将、赫赫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