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驿站的人上些心,将一日三餐换成草原上惯吃的,这事让台吉知晓了,觉着大清还是记着蒙古的,拎着酒与我喝了一场。”
“之前隔几日便闹事,也是隐约表示对皇阿玛久不召见的不满。”
胤祺久未喝得如此上头,话语的尾声已经微不可闻,眼神愈发朦胧,他用手撑着头,慢慢地向炕桌上倒下。
落日的余晖从茜色窗纱中透入,为屋子里铺上一层温柔的色彩,胤祺已经闭上的眼睛感受到这柔软的光线,稍微转了个头躲开,黛玉撑着下巴,坐在炕下的靠背椅上,望着胤祺的眼神中,是挡不住的笑意。
“姑娘”,雪雁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看着胤祺已经趴在炕桌上,睡得正香,轻声请示黛玉的示下,黛玉仍旧望着胤祺,轻笑着吩咐:“谁让他喝这么多的,就该让他在这趴一晚上长长记性。”
雪雁心知黛玉此话并不能听,只笑着站在一旁,等着继续的吩咐,好半晌,落日已经西沉,屋子里被暗色笼罩,初夏的夜晚,凉意渐起,黛玉才站起身子:“今儿个已经晚了,再让五阿哥去宫里住未免折腾,将舞文和弄墨叫来,将五阿哥背去他那院子里,好生安置好,给宫中送给信,说五阿哥喝多了,今天就住这边。”
胤祺虽然搬回了宫中,但他在林府的园子,仍然是给他留着的,自他当差之后,有时候外头事多,下钥前来不及回宫,也就在林家住下了。
黛玉与胤祺都习以为常,这一日也不过就是如同之前的每一次一般,送了信,见着胤祺安置好,黛玉便也回了后头院子歇着。
然而宫中对此事却并不这般轻描淡写。
皇太后那头尚可,宜妃接到口信后,先是笑骂了一句:“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这还没过门呢,就恨不得住在林家不走了。”
宜妃的姐姐,与她同年入宫的郭络罗贵人,正陪着她闲话,听了宜妃的抱怨,她柔柔地笑着:“五阿哥与未来福晋感情甚笃,这是好事。”
宜妃又如何不知晓这个道理,胤祺和黛玉感情好,总比夫妻间斗得乌眼鸡似的,闹得家宅不宁要好,她只不过是心中到底有点气不顺,随口抱怨罢了。
郭络罗贵人心知她这妹妹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对于胤祺,她能说,但其他人不能提,遂只沉默地笑了笑,等着宜妃说完。
果然,宜妃抱怨了好半晌后,就着跳跃的烛光,宜妃突然又凑到了郭络罗贵人面前,兴致勃勃地说道:“胤祺这么喜欢他福晋,也是不容易,我瞧着他一刻也不愿意分开,不如干脆求万岁爷,让胤祺早日成婚,现在太子的侍妾都有身子了,我也想早日抱孙子呢。”
越想,宜妃越觉着她的主意很妙,双手一合,发出清脆地声音,顾不上外头天已经黑了,连忙吩咐宫女,趁着宫中还没下钥,去内务府跑一趟,问问五阿哥府的修葺进度。
等听到宫女回复,五阿哥府还需要些日子才能修完,宜妃才遗憾地放弃了胤祺提前成亲的念头,转而盯着五阿哥府邸的舆图,思量着要尽快催着内务府施工。
宜妃的计较,胤祺并不知晓,次日他在林府起身后,轻车熟路地梳洗干净,便换上衣裳,径直去了理藩院。
理藩院里,一早就等着的大臣们瞠目结舌,对这看似纨绔的五阿哥刮目相看。
胤祺还是懒洋洋地模样,每日里点了卯,便与来找他的蒙古王公们畅饮、骑马、射箭,很快便他们打成一片,理藩院的工作再也没有如此顺畅的时候。
顺理成章的,接待喀尔喀蒙古的事情,就这么落到了胤祺手中,随之而来的,便是脚不沾地的忙碌。
胤祺自入了理藩院,就没见过如此繁忙,一改之前点完卯便无所事事的样子。如今胤祺坐下后,来找他回禀事情的人源源不断。
喀尔喀蒙古与科尔沁等地不同,对着他们,饶是胤祺,也得仔细斟酌,小心对待。对于理藩院里回禀的每一件事,胤祺都仔细了又仔细,才做出决定,唯恐出了什么乱子,坏了康熙的大事。
胤祺如此谨慎,自是事出有因。
喀尔喀蒙古与漠南蒙古不同,漠南蒙古与大清自来交好,征战准噶尔的时候,漠南蒙古也出力不少。
然而位于漠北的喀尔喀却不同。
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不断,早在康熙刚登基的时候,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图汗部之间就闹出来大乱子,部落之间有些血海深仇,这些年来好容易缓和了一些然而准噶尔和鄂罗斯人又纷纷插手,煽动着部落内的矛盾。
喀尔喀蒙古被鄂罗斯和准噶尔夹着,日子举步维艰,渐渐动了归附大清的心思,早在康熙二十三年,康熙便派大臣去了喀尔喀蒙古,调停他们的矛盾。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大清的调停下,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图汗部之间勉强维持了几年的和平,但是这种和平终究不能持久,扎萨克图汗部率先背弃盟约,投奔了噶尔丹,试图吞并土谢图汗部。
暴怒的土谢图汗部索性用计,取了扎萨克图汗部的台吉性命,同时也将噶尔丹的弟弟性命留了下来,噶尔丹弟弟的命,导致了了准噶尔与土谢图汗部之间不死不休的局面。
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发兵攻打土谢图汗部,大破土谢图汗部,将他们追到到乌兰布通,这也是康熙二十九年,大清军队与准噶尔大战之处。
被追到穷途末路的土谢图汗部,在大清与准噶尔一战中见到大清展示的国力后,毅然决定归附大清。
这让康熙豪情满怀,兴致格外高昂。
喀尔喀蒙古的归附,对于大清而言,不亚于是开疆辟土的大事,若此事在胤祺手中出了岔子,康熙绝对不会念在父子之情的份上,轻饶过他。
胤祺提着颗心准备着多伦会盟的事项,就连黛玉都见得少了。
平常下了值,见着街上有什么新奇玩意儿,不拘贵重,只要有些意趣,胤祺便都买下来,溜达着到了林府,将那些有着野趣的玩意儿送给黛玉,两人在窗下对坐,烹上一壶好茶,轻声说着话儿,一道赏玩着,时不时的说几句白日里遇见的事情,也算是难得的清闲。
好在胤祺与黛玉的婚事已经定下,无需严格守着男女大防,在丫鬟婆子的视线下,这么见面也说得过去。
自从准备多伦会盟以来,胤祺就恨不得如同他那四哥一般,直接睡在理藩院里,只每日抽出空来,吩咐舞文去林府跑一趟,看看黛玉有没有什么遇到什么事情,是否需要他处理。
这却是胤祺思虑过多,黛玉在林家管着家事已经数年,林如海后宅的那几个小妾,不过是帮着打理起居,谁也不敢与黛玉别苗头。
至于外头的应酬,黛玉也不耐烦出去,借着要备嫁的名头,全部推辞了。
黛玉唯一一个没能推辞了的,就是贾政离开京城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