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 120130(第8页)

120130(第8页)

黛玉并不怯场,她大大方方地起身,走到三春旁边,与南安太妃问安。

南安太妃喜不自胜,连忙将她准备好的四个金戒指拿出来:“你家姑娘养得真是极好的。”

其他夫人们都笑了,对着贾母说道:“日后家里姑娘可被再藏着了,日后我们家里的宴席,也多带着家里姑娘来,见着年轻人我心中畅快呢。”

一番说笑之后,王熙凤听了林之孝家的回禀,忙到贾母身旁凑趣:“老祖宗,蔷薇园里头已经摆好了席面,那儿花开得正盛,还请您与诸位夫人移步那儿。”

贾母笑呵呵地应了。

果然正如王熙凤所言,蔷薇院里花正开得茂盛。蔷薇院之所以得名,便是由于里头有大簇大簇地蔷薇花,各色品种都有,王熙凤一早便看中了这些花,令人将席面摆在这院子里,从窗户望去,只见蔷薇在架子上开得绚烂,如霞似锦,格外悦目。

在这灿烂的春景中,王熙凤精心准备的席面被呈了上来,只见色色精致,品品富贵,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全在其中,更不要说其中费了多大的功夫烹调。然而这样的席面,却只动了几筷子,便都停了下来。

等到丫鬟们将案桌都抬下去后,贾母笑着说道:“我们年纪大了,不爱动弹,你们年轻姑娘媳妇的在这儿陪着我们这些老家伙,未免无趣,我家这园子虽然不大,却也颇有几分意趣,可以赏玩一二,若不嫌弃,便让丫鬟领着去园子里游玩一二。”

闻言,那些被婆婆、母亲领着来的年轻媳妇、姑娘们,纷纷站起离开。

屋子里只剩下各府的老夫人及当家夫人。

重头戏来了,黛玉如是想着,但她并不愿掺和,也随着三春一块儿起身,却听见贾母说道:“玉儿,你来帮我看看,这上面写着的是什么字。”

第125章自作聪明

檀香在鎏金的香炉里燃烧着,厚重而深沉的味道萦绕在黛玉周身,她接过贾母拿着的笺子,却见上头写得全是各色的菜名,黛玉心知这不过是贾母为了留下她找的理由,她轻巧地将这笺放下,笑着说道:“这是今儿个席面上的菜名单子,想必是哪个姐姐没留心,给您递上来了。”

贾母指着黛玉,笑着说道:“我现在眼睛不中用了,她们就开始糊弄我了,好在还有玉儿他们在,让我不至于眼瞎耳聋。”

众人纷纷赞起黛玉,南安太妃招手,将黛玉叫到身旁,从手腕上掳下一个赤金镯子,为黛玉戴上:“这么齐整的人,我一见着就喜欢,真真是让人眼馋。”

南安太妃话刚落,理国公家的夫人笑着奉承道:“不然如何说天家会挑人,指婚的福晋们都是京中顶顶好的姑娘。”

“五阿哥也是个好的,”南安太妃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五阿哥与林家姑娘站一块儿,谁不说一句佳儿佳妇。”

修国公夫人将蜜水放下,用帕子擦着嘴角,轻笑着说道:“五阿哥年轻有为,听我家老爷说,前次打准噶尔的时候,五阿哥在万岁爷跟前颇得重用,想必万岁爷必不会让五阿哥去理藩院蹉跎。”

来了,听了修国公夫人的话,黛玉瞬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她向着东边微微侧了侧身子,遥遥行礼后,笑盈盈地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五阿哥去哪儿当差,自有万岁爷定夺,说句拿大的话,莫说我还未嫁给五阿哥,就算入了皇家门,我也只管好中馈,外头的事情,不是我该操心的。”

修过公夫人听了这话,却脸上青白交错,黛玉这话,既是忠君,又有妇德,任谁也无法指责。

但此时他们聚在一块儿,却并非想听这般冠冕堂皇的话,将黛玉留下,也是看中了她和皇家的关系,想从中打探一二。

然而修国公夫人素无急智,尽管她心内不忿,却不知该如何继续,求助的目光转了一圈,见其他人一个个沉默不语,这才讪笑着说道:“我想着五阿哥这般人才,万岁爷必有重用。”

黛玉见着修国公夫人糊涂模样,暗自叹息,别看她话说得好像都是场面话,但意思却已经尽说了的,只不过修国公夫人完全未明她的言下之意,难怪修国公家里一代不如一代,闹出了这么多荒唐事情。

南安太妃却已然听了明白,康熙已经做了决定,几个阿哥入朝之事必不能阻拦,想必就连几个阿哥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万岁爷心中都有了计较,不是她们这些人家能够插手的。

南安太妃叹笑着对贾母说道:“要不怎么说你们家孩子规矩好。”

贾母微微笑着,将南安太妃的夸奖收下,若非黛玉,她们这些人家,现在还在猜测康熙的用意,到底是真心想让诸位阿哥入朝,还是虚晃一招,不过是为了警告太子。

上头主子的想法,涉及到了他们要如何应对。

“虽然我是玉儿外祖母,但这声赞我却是要应下的,难为玉儿有耐心,陪我这老婆子坐了半天,好孩子。”贾母顺着南安太妃的话,将黛玉又赞了一遭,随后又对黛玉招了招手:“好孩子,这屋里里待了这么许久,想必已经闷坏了,你这么年轻的伶俐人,快去外头和他们去玩。”

黛玉心知贾母他们需要再商议一番,后头的话却是她不适宜听的,也不多言,站起身来,向着贾母等人微微行礼,随即轻盈地走了出去,很快便入了门外的蔷薇丛中,鲜花美人相映,正是盛春的好光景。

黛玉俯下身子,仔细瞧着那朵怒放的蔷薇,远远望着只觉着那花儿开得热烈,凑近了才看到花瓣边缘已经发黑,已是盛极转衰之相。

年轻媳妇、姑娘们嬉闹的声音遥遥传来,脆生生地,黛玉抬头,望着天边悠悠飘来的白云,只希望贾府能够看清事实,别再自作聪明。

然而没落的勋贵之所以没落,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实在没有眼力见。

在确定了几个阿哥入朝之事已成定局之后,前头收到消息的男人们,在酒酣耳热之际,做出了新的决定。

三月三的宴席刚结束没两天,林如海便冷着脸,匆匆到了黛玉的书房。

“父亲。”黛玉将正看着的书放下,将雪雁泡好的茶地上:“这是今年第一茬的茶叶,苏州那边家里刚送来的,父亲尝尝味道可好。”

素来推崇文人风度,行事不动声色地林如海,此时额头上却浮现了巨大的汗珠,他深深地望着黛玉,长长叹了口气:“玉儿,你也一年大似一年,没两年就要出嫁,你外祖母那边若有人找你,就说你在家里准备嫁妆,不能过去吧。”

斜阳从窗纱中斜斜照入,正好射在林如海的脸上,半明半暗间,黛玉瞧不清林如海的神色,却能从他语气中感受到他的坚决。

“外祖母家做了什么?”黛玉知晓她的父亲不是严苛之人,且与亡母感情甚笃,对于贾府,虽说一直看不上他们家的行事,却也没有拦着那头亲近黛玉。

此番如此严肃地对黛玉交代,必然是贾府做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黛玉想到前些日子那个赏春宴,心里头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