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 140150(第17页)

140150(第17页)

黛玉忙侧着身子避过,虚虚地扶着王熙凤,嘴里说着:“嫂子与我这般见外不成,我真受了礼,在你面前拿大,传出去不知道的人还不知如何说我轻狂。”

王熙凤未语先笑,爽利地声音脆生生的:“礼不可废,都知先国后家的道理,那等子糊涂人的说法,您又何必费神去听呢。”

说完,王熙凤不过阻拦,端正地行了个礼,与黛玉见过礼后,两人分主宾坐下,王熙凤坐在黛玉下首的那张黄花梨搭狐狸毛坐蓐椅子上,亲亲热热地握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半晌,才满意地点头:“姑奶奶眼见着愈发贵气了。”

叙完了国礼,王熙凤又不动声色地与黛玉拉起了亲戚关系,称谓也变了回来,王熙凤好似全然没有被她生日宴的那场闹剧扰了心神,笑吟吟地对黛玉说道:“姑奶奶嫁入皇家也有许多日子了,老太太每日在家里念叨着皇恩浩荡,很是想念姑奶奶,可巧了,前些日子我们一个远方亲戚,名唤刘姥姥的,最是个实诚的庄稼人,前两年往我们家认了认门,就记住了我们这门的亲戚,今年又给我们送了些地里的出息。”

“也不知那刘姥姥是什么造化,怎么就投了老太太的缘,不仅领着她在园子里逛了一天,还巴巴地将刘姥姥送来的菜干做菜吃了,老太太说这个味道才是正经菜的滋味,特特令我给您送来尝尝。”

“要不怎么说姑奶奶您和老太太贴心,还不等我过来,您便派了雪雁姑娘唤我。”

王熙凤口齿伶俐,这么一大段的话,就连一个磕巴都没有打,那么多的人,几门子的话,也被她说的清清楚楚,黛玉听了,掌不住的笑了:“难为你说得明白,老太太叫你凤辣子是一点也没叫错,你说的那刘姥姥,我也知道。”

王熙凤一惊,连忙想着刘姥姥家的显贵亲戚,却除了她们家,再无旁人,她纳闷地瞅着黛玉:“姑奶奶您这话说得,我属实想不通,我家的亲戚,您又如何识得。”

黛玉眼往上看,空气中的尘埃在日头下翻转跳跃,黛玉的记忆回到之前夏日里避暑的那个庄子,她嘴角噙着笑,追忆着说道:“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与五阿哥去庄子上避暑,正好撞见了刘姥姥领着她孙子回家。”

“对了,”黛玉一拍手掌,笑着说道:“事情如何能这般巧,那次刘姥姥就是去了贵府做客,我与五阿哥才在路上见着她的。”

王熙凤更是抚掌大笑:“不然说这是缘分呢,若不是姑奶奶你亲自和我说的,换个人,我都当她在唬我。”

王熙凤顺着黛玉的话奉承逗乐,心里暗暗决定了等刘姥姥回去的时候,给她的仪程再丰富些,刘姥姥这种积古的老人身上,说不得真有什么运气在。

正在这时,却听见黛玉笑了阵,又端起玛瑙芍药杯,抿了口茶,润了润喉咙,对雪雁吩咐道:“想必那刘姥姥送来的东西是极好的,你去吩咐厨房,今儿个便取了做菜。”

说罢,又扭头对王熙凤说道,“二嫂子,你也留下来,试试我们府里厨子的手艺。”

能得阿哥福晋留饭,说出去都是了不得的恩典。王熙凤最是掐尖要强之人,听了黛玉的话,心里得意,想到这饭说不得还是沾了刘姥姥的光,决定了给刘姥姥的东西再厚上三分。

等雪雁点头去了厨下,黛玉复坐正了身子,笑着对王熙凤说道:“我知晓二嫂子你诸事缠身,请你来是有事想问,之前我让雪雁也与你说了几句了,今儿个请你为我解解心中的疑惑。”

来了,王熙凤深知,黛玉的目的就是此事,她打起了一万分精神,斟酌着说道:“雪雁姑娘倒也说过,只不过我这人驽钝,也没太听明白,还请姑奶奶再详细说说。”

黛玉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笑骂道:“你还驽钝,那旁人更是没法活了,快别给我打马虎眼,我记着你们王家祖上与洋人打过好些年交道,快将里头的门道与我说说。”

听了黛玉问的话,王熙凤是真的没想明白,雪雁去荣国府的时候,只告诉她五阿哥与黛玉想要找些做生意的门口,特特找她相商,她连个黛玉送的银票都准备好了,正在怀中,谁想到,黛玉张嘴问的居然是洋人的事情。

王熙凤属实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满头雾水地思索半天,也不知道洋人和生意有什么关系,只能斟酌着说道:“姑奶奶您问我,可真真问对人了,早几十年里,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无论粤,闽,滇,浙,都要与我家打交道呢。”

“那些洋人,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说话也怪腔怪调的,身上味道更重,远远的就能闻到那股膻味,您千金之躯,如何想着见那些人。”

王熙凤苦口婆心地劝解并未被黛玉听入耳中,她笑得眉眼弯弯:“放心,我不见他们。”

还不等王熙凤松口气,就听见黛玉接着说道:“五阿哥想着会会他们呢。”

王熙凤的心提得更高,唯恐祸从口出,万一她说的哪句话不对,害了五阿哥的安危,整个贾家,王家都得受挂落。

黛玉也瞧出了王熙凤的惶恐,她拍了拍王熙凤的手:“放心,不会有事的,真出了事,还有我呢。”

说也奇怪,黛玉这么一个尚未及笄之人,语气却沉稳地让人格外信服,王熙凤苦着脸,顿了片刻,将她知晓的事情全部与黛玉倒了个干净。

黛玉若有所思,要不如何说术业有专攻,若没有王熙凤的讲解,里头许多弯弯绕绕的门道,他们又要去哪里晓得。

不知这些事情,胤祺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想到这,黛玉决定令胤祺的侍卫送王熙凤回去,也让贾府知晓,王熙凤和五阿哥府是能说得上话的,不能喊打喊杀。

黛玉在琢磨着如何感谢王熙凤,王熙凤也在盘算着她的心事。

王熙凤本来就最是个机敏的人,贾府老太君曾经说过,她粘上根毫毛,就是活猴,心眼多的和筛子一样,在解答黛玉的疑问过程中,王熙凤慢慢摸清楚了黛玉与胤祺的打算。

造洋货卖出去,这话乍一听好像天方夜谈,毕竟大清是天朝上国,什么好东西没有,就连五阿哥他们盯上的琉璃,也有不少珍宝,与将作监的师傅比起来,洋人那些琉璃都是什么玩意儿。

然而等再听了几句,王熙凤的看法便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若按着黛玉与胤祺的思路,这生意真的挺有赚头,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巧立名目找亲戚要钱。

王熙凤心头火热,她管着荣国府的家当多年,自是知晓荣国府收不抵支的财物财物状况,那么大个庄子,除了地里留下,供府里人自用的外,满打满算也只得五千两银子,这些银子扔进荣国府里,就和石头扔进海里一样,连个响都听不见。

然而府中之人,自老太太起,到底下的跑腿丫头,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更别提大老爷在外头为了爱物一掷千金,二老爷在官场上应酬也耗费颇多,稍微减省一分便是怨言载道,真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为了多弄些银子,王熙凤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她本来想着去放印子钱周转一二,事到临头又想起了当年宁国府之事,唯恐她也重蹈了秦可卿的覆辙,被消了身份送出去,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能搭上五阿哥的生意,那自是极好的。

想到这,王熙凤忙对黛玉说道:“姑奶奶,我有一事相求。”

第150章应允

炭盆里的炭燃烧地更加热烈,上好的银霜炭上的碳灰往下直掉,灰白的粉末在炭盆里堆成厚厚的一层,与炭放在一块儿烧着的香料,已经只剩下最后的余味,然而这余味却格外的悠长。

黛玉侧着头,日头斜斜地打在她的脸上,将脸上吹弹可破的皮肤沾染上一片金光,她静静地盯着王熙凤,也不做承诺,只等着下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