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调了慢镜头,球迷们终于看懂了这个进球的始末。
拜仁防线那么坚固,战术简单粗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针对伊里斯,而他还能一个人杀进禁区完成射门!
解说的激情又来了:“伊里斯兰瑟从中场一路带球进禁区,最后摆脱门将完成射门!这就是——后场保证战术的实施,前场天才打破战术的限制!”
“主帅们总在钻研战术,因为他们的战术总会被天才们破解,伊里斯兰瑟毫无疑问是这样的天才!”
伊里斯这球刚进,正好到了46分钟,主裁意思了一下加时就吹了比赛结束。
两队回到更衣室修整。
美因茨下半场的战术毫无疑问就是苟住,然后找机会进球。
拜仁主帅考虑了整个上半场,终于在中场休息时做出决定:“下半场按照我们平时那样踢,除了后防,其他人不用刻意针对兰瑟了。”
上半场针对伊里斯也没讨着好,还因为过于重视伊里斯导致进攻不成型,他们也别扭。
就算拜仁放开了踢,美因茨对攻还能对得过拜仁?
两队的反应不一样,但相似的是,都不想拖到加时甚至点球大战。
拜仁是觉得被小球队拖到点球
大战丢人,美因茨是压根不想面对点球大战。
拜仁下半场不再保留,他们不收着了,美因茨后防压力很大。
克洛普适时换了体力充沛的后卫上去,给后防注入更多的力量。
最后一个名额他想留给前场球员的,这样或许能苟一个进球。
拜仁中前场都忙着进攻,球不在美因茨这边,自然没有刻意针对,伊里斯轻松了很多,但他不能放松。
一直龟缩防守踢的还是442吗?既然玩高位压迫,当然要掌握主动权。
赌拜仁不进球太难了。
伊里斯参与到防守中,他和队友继续玩起了围抢,现在在己方半场,美因茨人数绝对占优。
比赛第60分钟,拜仁前锋皮萨罗射门时被伊里斯干扰,球打在美因茨后卫身上出界。
角球。
巴拉克走到角旗杆,把球摆好。
角球是很容易创造机会的,这时候球门前挤满了人,就看哪个幸运儿抢到球了。
替补门将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巴拉克,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德国国脚同场竞技,像TM做梦一样。
伊里斯考虑了一秒钟,还是决定站在靠近球门的位置。
主裁鸣哨,巴拉克起脚!
球飞向人群,拜仁11号泽罗伯托高高跃起,抢到了第一点!
他脑袋一摆,把球顶向球门,与此同时替补门将奋力一扑,把球打了出来!
附近的人一拥而上,这球居然一时间没被处理出去,哈格里夫斯跟上补了一脚,这回替补门将来不及爬起来了!
这个距离,美因茨后卫赶不上,哈格里夫斯射门的一瞬间,眼睛兴奋地睁大,仿佛预见属于自己的进球出现!
然而同一时间,球门前刚好冒出来另一个人。
伊里斯上前,把球踢给另一名美因茨后卫,还好这球球速不算快,不然伊里斯也来不及。
解说:“哈格里夫斯——可惜了!被兰瑟挡下来了!”
接球的美因茨后卫想要转身把球处理掉,比如开大脚踢走什么的,这个位置离球门近,丢球很麻烦。
然而他球刚停好,迎面就过来一个大汉,定睛一看,是巴拉克,对方完美
挡住了他开大脚的路线。
后卫又不想把球踢出底线,再送对方一个角球,这时他最方便传球的就是替补门将了,后者刚刚爬起来。
于是他把球回传给门将塞拉。
门将接自己队友回传球是不能用手的,他只能伸脚去接球,然而门将身边不远就是哈格里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