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朗一个激灵,露出一个心领神会的谄笑,穷追不舍跟在楚懿身后,“你告诉我嘛。”
“……”
“哥——”
楚懿眉梢轻挑,停下脚步,不咸不淡地说:“你再多嘴,我就同陆玄枫提一句,要不要拎着你去禁军营学射箭。还去什么城东过夏至?”
方云朗脑子嗡鸣,磕磕巴巴地道:“我我我我……我错了……”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劲,“不对,子瞻哥。你这话的意思是,答应我去城东咯?!”
……
夏至时节,日长天暖。街巷两旁悬挂着五彩流苏,商贩沿街吆喝,孩童在巷口嬉戏追逐,连空气中都氤氲着欢愉。
城东百戏坊向来是节庆最热闹的地方,各类表演轮番登场。方云朗正值年少,最是喜欢这些新奇热闹的玩意儿,他也不缠着容今瑶跟楚懿,反而一直跟在莲葵和青云身边,让哥哥嫂子单独相处。
五个人先是一起逛了一会儿、看了几场舞狮和吞火表演。无奈人多,后面走着走着便分散成了两波。
容今瑶和楚懿一路穿行在人群中,不知不觉走到了荷风街。
荷风街湖畔的柳树下,投壶场前人头攒动。
摊主扬声喊道:“荷灯需凭技艺换取,凡是能投中者,便可得一盏荷灯,待到夜幕降临时放入河中,许愿祈福。”
“灯分三等,最普通的荷灯,只需一箭入壶即可获得;稍好些的,需要连中三箭;而那盏最大最精致的第三等荷灯,则需以最难的‘回身投’方式,投中三次可得!”
摊主话音刚落,人群中已是一片哗然,皆不敢尝试“回身投”。这技法不仅需要极佳的眼力和记忆力,还要有听音和精准的手腕力道,稍有不慎,箭矢便会偏离壶口,功亏一篑。
容今瑶旁边站了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女子挽着夫君的手臂,撒娇道:“夫君,试试看嘛,我想要最大的那盏荷灯!”
第三等的荷灯皆以红玉纱制成,灯身雕饰精巧,仿若一朵盛放的红莲,层层叠叠的花瓣微微卷曲。烛芯未点,已然盈盈生辉。
男子磨不过娘子的撒娇,笑着点头,上前付了银两,拿起箭矢,深吸一口气,尝试着转身挥袖投出。
女子大声鼓励:“夫君,加油!”
箭划出一道弧线,却偏离壶口,落在一旁。旁人看得有趣,纷纷围在周围起哄助威。
女子激动道:“夫君,差一点!我们继续!”
男子无奈且害羞地挠挠头,又试了两次,依旧未能投中。他回身,眼中充满愧疚,道:“抱歉娘子,要不我们和摊主商量商量,你若真喜欢那荷灯,我们就将它买下来。”
女人摇了摇头,笑得甜蜜,“没事的夫君,买下来就无趣了,我们投个最普通的就好。只要能跟你一起祈福,什么都是值得的。”
楚懿站在一旁,目光浅浅掠过年轻的小夫妻,听到女子一句又一句的“夫君”,突然停顿了一下,侧头看向容今瑶:“想要吗?”
容今瑶唇角带笑,眼中有抹轻盈的光,“我想自己试试回身投。”
楚懿挑了挑眉,对她的回答有些许惊讶。不过他没多说什么,只是随手递给摊主银子,伸手挑起一支箭矢,放到容今瑶手中。
周围人群顿时响起一阵惊叹声。
“这姑娘要挑战‘回身投’?”
“听说就连许多习武的公子都难以做到呢!这姑娘真的勇敢!”
容今瑶站定姿势,目光微敛,指腹轻轻摩挲着箭矢,一道久远的记忆短暂浮上心头。
有一年秋天,她在凌云堂玩过投壶。
学堂内的学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桌上摆放着一只陶壶和几根细长的箭矢。
最初,大家只是按照常规的方式投掷,后来江天凌兴致大发,忽然道:“普通投壶太简单了,我们换个法子——不如试试蒙眼投壶?”
这一提议立刻引来众人附和,几名姑娘纷纷跃跃欲试,嬉笑着拿起丝巾,彼此蒙住眼睛。
剩下的人纷纷下注,争论着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投中。
老师并未阻止,语气温和却不失严肃地提醒道:“投壶原是考量心境与精准,若能蒙眼投中,必定是心定手稳,方能成事。可别因好玩而失了秩序。”
容今瑶原本兴致盎然,可当真被蒙上双眼时,她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四周的嬉笑声仿佛都远了一些,眼前一片黑暗,她握紧箭矢,站在原地懵然一瞬。壶的方向,她方才明明看得清楚,可现在,却连稍稍调整角度都成了难事。
她屏息静立,试图集中注意力,捕捉四周的变化,但声音却被笼罩在蒙眼的限制中。周围的嬉笑声、低语声与阵阵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让她无法分辨方向,心中不禁涌上一丝急躁。
江天凌脸上带着轻蔑的笑意,故意嘲笑道:“容六,你行不行啊?还好没人给你下注,不然真的要赔死了!”
容今瑶脸色不变,扯了扯唇,手指下意识地收紧,心中泛起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