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就算再聪明也不会是朝中这些老油条的对手嘛。】
【可惜谁都没有想到,有的人就是天生的政治家。】
【还在长身体的年纪,就已经对帝王之术信手拈来了!】
隋朝,杨坚那叫一个愁,你瞅瞅人家这儿子不多,偏偏就是优秀。
他家这些大聪明,除了二郎看得过去,其他的简直是滥竽充数!
虽然知道杨勇不是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但。。。。。
看到自家父皇投来的目光,杨勇立马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
杨坚:眼睛疼。
还是李渊这个小子的运气好!
【也不能怪刘肇早熟,毕竟他这个皇帝做的实在有点胆战心惊了。】
【窦家权势日渐膨胀,结党营私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
【不巧的是,他的便宜舅舅窦宪决定要学习的榜样正是——曾经篡汉的王莽同学。】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名,同时维护大汉的基业,刘肇必须要做出反击。】
王莽只觉得槽多无口,这篡位是这么好篡的吗?
我那时是西汉末年,你这正是东汉的发展期呢!
老子篡位之前在朝野之间是什么名声,这窦宪在汉朝是个什么名声?
根本没有条件上的可比性好吗?
恐怕他今天弑君篡位,明天刘家宗亲和公卿贵族就要揭竿而起!
【虽然他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少年,但刘肇的政治经验确实有所欠缺。】
【而且他要解决的还不是什么小打小闹,是大汉几百年来如同跗骨之蛆的外戚问题。】
【不过好在从大汉建立以来,各代皇帝和外戚斗智斗勇,积累了不少历史经验。】
【于是刘肇向自己的哥哥,也就是曾经被废的太子刘庆求助,让他为自己找来了致胜法宝。】
刘邦的好奇心被吊得足足的,法宝?
难不成是那种只听命于皇帝的秘密军队?
还是什么先帝诏书?
刘庆:唉,嘶,这个,嗯,还是大家自己听吧!
【是的没错,刘庆私下向千乘王刘伉为处于深宫的刘肇借来了《汉书》!】
【然后我们刘肇挑灯夜读,细细品味《汉书》中的外戚传,试图从历代铲除外戚势力的案例中寻找道义依据和策略方法。】
【最后结合自己现在的情况,拟定一个合适的窦家铲除计划。】
刘彻:。。。。。。风太大,我好像没听清???
刘秀:我想过会有点离谱,但没有想到这么离谱。
汉成帝刘骜:别这样,这样会显得我很呆。
我搞大半天没有搞垮王氏,结果你看看史书就解决了?
【首先他分析出了自己的弱势之处,认为自己应该韬光养晦,隐忍蛰伏下来。】
【这样可以让窦皇后和窦家的人放松警惕,免得他们狗急跳墙直接杀了自己。】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非常的重要,刘肇本人也非常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