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盛京。」
万一那主家,是自家人呢?
俞荷一笑,说:「两家打擂台,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会一家独大,太扎眼,惹盛京贵人们生厌,就不好了。」
「可他们的品类和我们的差不多,连张叔都说两家有些设计太像。」
「巧合,纯属巧合。」
她们到家了。
小谭敲门,开门的是顾嬷嬷。
接着马三面俞老头李二娘赵娟迎了出来。
「哎呀,俞荷,你终于回来了,你娘正担心你呢!」赵娟笑着说。
俞荷拍拍阿奶的脊背,笑着说:「路上让挑了一些货,耽误了点时间。」
「阿奶阿爷你们能来万县过年,我阿爹阿娘可盼了一年多。」
「坐船累着了吧,先洗漱吃饭,明天我们再好好说话。」马三面牵着俞荷的手,笑着说。
顾嬷嬷李二娘赶紧去烧水,俞荷洗了澡,吃了一碗面就被大家推着回屋休息。
「回来就好。」马三面回来和俞老头笑着说,「成文成城在盛京,我生怕俞荷也赶不回来过年。」
第二天,俞荷跟着赵娟看了他们街上开的五间杂货店,又看了他们买来住人的大院子和仓库。
「你三叔和龙龙带着人还在乡里收货,明天才回来。」赵娟牵着会走路的俞丹,笑着说。
「挺好。让三叔别跑了,守在家里收。」
「你知道的,他根本闲不住。还想做烤鸭呢被你阿奶给拦住了。」
「也是。」
回来,李二娘和顾嬷嬷准备了一桌子俞荷喜欢吃的菜,大家吃了个团圆饭。
下午俞荷带着爷奶顾嬷嬷小谭回南镇,看她开的米粉作坊和藕塘,茶社。
在藕塘旁边新建的凉亭里,俞荷还让宋老太和马三面俞老头说了一会儿家常。
「时间过得好快,俞荷明年十八岁,该出嫁了吧!」
俞知县家的二小姐和平南郡王议亲的事,在方圆成了一段佳话。
这两年因为稻米和藕粉卖上好价,修建郡王府又挣了钱,村里人都等着喝两人的喜酒。
「俞荷的婚事,有她爹娘操心呢!」马三面笑着说,「今年听说万县也有社火,我们一起看。要是有唱戏的就好了,我还记得我们年轻的时候走几十里路,翻山越岭看社火,后来镇上又看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