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 > 第205章(第2页)

第205章(第2页)

只道:「既然没有什么意见了,诸位暂时按照此前所做的部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有异动,及时来报。非常时刻,无论是功还是过,事后都会受到加倍的奖惩。大家都好好提起精神。」

无论功过,奖惩加倍。

这短短一句,直接连哄带打的讲了出来,众人哪还敢掉以轻心。

连忙重整了旗鼓,齐齐的朝着王景禹的方向道:「下官遵命,定不遗馀力守好本职!」

京师朝堂之上,这一场关于与北齐之间是战是和的争论,也从早朝初始,一直持续到了正午时分。

两方的臣僚时战时歇,轮流上场,争的不分你我。

家国天下,前朝今世,论了个遍。

蔡阙身为宰相,他也有自己的立场,认为北方的战事不可擅开,同样是赞成割地送钱以平息事端的想法。不过,他十分谨慎的,没有擅自将自己的观点明确的抬出来,而是由裘培以三司使的身份,作为谈和一派的领袖,冲在了最前线。

他自己则只在恰当的时候,表示一下对一方观点的赞许。

当然,就连这种赞许,他也很好的照顾到了请战一派的,几个人关于大景朝不可姑息北齐无理行径的说辞。

这整个上午,蔡阙无数次试图调停,并且时时的关注着高殿龙椅之上,年轻皇帝的态度。这种程度的大朝会上吵架,就算是上一代的皇帝中宗,也是不可能人受得住的。

若是持续下去,他拿捏好分寸,让两方的争吵总也无法停歇。

这一场大朝会,必然是要以皇帝的怒火来结束。

到时候,他再出来缓和局面,主持大局。届时,再综合今日两方诸位臣僚所言论点,徐徐的亮出自己的观点出来。

可是……

他等啊等,高座之上的皇帝,依旧是淡定的看着台下众人的争吵。

而身侧站着的两三位内廷官,各自手持了纸册和毛笔,刷刷刷的记录着,显然是在将今日朝堂之上,所有人的观点一一都记录下来。

本来,这正是他按兵不动的初衷。

先把所有人的立场,以及每个人能够拿出来的论据一一挖掘出来。

然后,有的放矢。

可蔡阙到了此时,也看了个清楚明白,今天这一场吵闹,年轻皇帝压根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再看。

皇帝之所以可以这样稳坐高台,冷静客观的观察着一切,正是因为,皇帝同样准备做那个,按兵不动,待所有人出招完毕后,有的放矢之人。

蔡京微微蹙眉,大景朝的这位皇帝越来越让他捉摸不透了。

第171章

河东路,代州州衙。

代州知州的第二次宜县之行,宣

告结束。临行之前,代州州衙众人前去送行,相比他第一次入宜县,这第二次显然凶险程度更高一点。

毕竟第一次还算的上是北齐与大景之间的第一次直接照面,双方之间第一次见面,必然是需要他在其间往来传递消息的,因而即使有可能受到冷遇吃点苦头,但性命可保无忧。

可这第二次嘛……

知州所要传递的信件,可没有一点对北齐来说,算是期望可以看到的。

甚至转运司使大人最后一点,关于大景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得到保障,以及战事当中牺牲了的士兵以及大景蒙受的损失,也将会清算这一点,更不异于向北齐发出挑衅。

这一次,知州大人将会面临的局面,可就无从得知了。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