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他们如有默契,异口同声。
第120章
幕后真凶为将谋杀皇子的罪名嫁祸给兄长,可谓是煞费苦心,编造了一整条完整的证据链。虽疑点甚多,奈何环环相扣,让姜时愿无从查证无从辩驳,好在,她眼下终于发现了破案的关键。
这两份前后相差一个时辰的验状分为监察司董二和典狱司苏言所写,这两人之中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姜时愿先是去了趟临水居,秘密地找了苏言问了三年前验状的事情。
苏言一听姜时愿是为姜淳的事情而来,顿时脸色铁青,连忙合拢支摘窗,威声直下:「此案如今移交给大理寺重审,和我们典狱已无关,你怎敢插手?而且你。。。与姜学士的关系。」他顿了顿,又说道:「涉入此案,实乃不妥。」
「若被魏国公拿捏住了把柄,你性命不保!」苏言激动得唇角抖动,谁料姜时愿神色自若,语音淡淡,「他不会的,苏兄无需为我担忧。」
因天牢一事,典狱谁人不知魏国公视姜时愿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苏言觉得她大抵是疯了,还为谢循开辩,急道:「阿愿!」
「我费劲心思走出女囚,逃离皇陵,进入京中,进入典狱,日日夜夜所想的不就是为兄长洗冤。此案我绝不放心再交给任何人,还请你助我。」她藏着一路以来的不易,字字心酸,裙衫轻扬,跪在地上。
苏言着实看不下去,左右为难,最后咬咬牙将她扶起,直叹「罢了丶罢了。」
「你手里所拿的验状确我所写,你的兄长是我亲自验的尸体。姜淳死于鸩酒,身上也并无任何外伤,当是没人强迫丶主动饮下。
苏言回忆起姜学士的尸身仍不免唏嘘,又接着回答了姜时愿接二连三抛来的问题,回答着回答着,又察觉不对,姜时愿仿佛是在审自己?
苏言猜的没错,姜时愿就在审他,问他姜淳尸身的细枝末节,验尸时的天色环境及验尸用了几时等等,苏言苦思冥想,均回答无误,看起来不像是在作假。
「苏兄,你再仔细回忆回忆,验尸时我兄长的尸身可还有哪些不曾写入验状上的异状?」
姜时愿小心觑着苏言的眼色,「什么都可以。。。你再想想。」
只听苏言长「嘶」了一声,「倒有一些。。。也不知算不算得上。」
「当时我验尸时发现,姜学士胸腹部有散在暗紫瘢痕,这瘢痕也就是尸斑,似乎起得比常人更早一些。还有,你的兄长尸体尤冷。。。」
尸斑?冷?
恩师竹公曾传教于姜时愿,经他大量尸体上勘验,发现一规律:人死后的一个时辰到两内时辰之内皮肤上会出现尸斑。
而自金云殿众人发现姜淳尸体,再到半个时辰后此案由监察司移交给典狱,满打满算姜淳的死亡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况且那时二月寒冬,低温会使尸身延缓腐败。所以,按理说,兄长身上不该这么早长有尸斑!
而且。。。苏言也说,兄长尸体尤冷。。
难不成。。。?
姜时愿揣着满肚子的疑问走出临水居,就看见袁黎嘴里叼着糖葫芦在水榭旁等她,他兴高采烈地跑向姜时愿邀着功,神神秘秘地拉着她走去了佛魔殿中的密室里。
二人在云涛绿石座屏前停下,姜时愿学着袁黎的举动,猫着身体,似贼般探出一只眼睛。
离她三尺的铁牢中,她瞧见了另外一个面生的男子。
那男子蓬头垢面丶长满麻子脸,被五花大绑锁在铁架上,喋喋不休地叫嚷着。
「是谁,是谁敢绑我?你可知道我是谁,我乃是监察司的司值董二!」
说来也是倒霉,他听完柔情小曲刚走出烟花柳巷,后脚就被人打了一闷棍,醒来后就发现被人绑来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密室中。
这人自称董二?
姜时愿心念,这不就是她要找的第一个验兄长尸身的仵作?
「董二是你绑来的?」姜时愿看着袁黎点头,微微蹙眉,「为何绑来他?」
「我想帮你,你不是在查他吗?」
「把他绑来直接审他,岂不更方便?若他不老实便直接揍他一顿,直至他开口为止,岂不更快?」
袁黎原些欢天喜地的原以为帮了姜时愿大忙,可眼下瞧着姜时愿并不高兴,反而等来了斥责:「你可知只有贼或犯人,才可绑之且用刑。你绑了董二便是错,更何况他乃是官员,你更不该不按章程办事,私自绑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