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霂语神色淡然,礼貌地对廖璇笑了笑,然后同朱挽宁说:「我同意小荀大人的看法,温玉函此人可用,但温如镜是个惯会见风使舵的,不把他逼到柳段荣的对面,他随时可能反咬我们一口。」
朱挽宁啧啧称奇,【原以为是白月光与朱砂痣的修罗场,结果是高冷清流女进士和她的将军忠犬。】
064憋了半天,憋出来两个字:【。。。。。。精辟。】
「既然裴姐姐说有我想要的东西,不如说说具体是什么?」朱挽宁屈着手指乱弹,也不好好吃饭了。
试探温如镜什么时候都可以,证据却是有时效性的,在这个立场上廖璇甚至比裴霂语更可信。
文官与武官不和之处在于武官向来信奉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不服打到服气就可以了,而文官认为动用武力是山穷水尽的最后一条路,他们更喜欢兵不血刃地以文字为战场解决问题,如果走到了指望武官打架那一步,不异于指着他们鼻子骂废物。
朱挽宁身上有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塑造的文人气息,她也很羡慕嘴皮子利索的人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对面投降,但另一种由于屈辱历史造就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也深深根植于文化内核中,很多时候全知视角的无能为力又让这些复杂的情感转变成了一种很美丽的精神状态——不好好听我说话是吧?桌子给你掀了,谁也别玩!
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吗,国内的鹰派跃跃欲试叫嚣着要打遍小人,而鸽派认为鹰派还是太鸽派了。
朱挽宁现在就是这么个状态,抛开那位总理河道的裴绍裴大人来说,这张牌桌上愿不愿意带裴家玩全看她心情。
裴霂语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从灵魂到身体都透露出娇生惯养的公主殿下为什么会突然涌现出一股狠戾的战意,虽然消失得很快,但她还是察觉到了。
不解地皱了皱眉,裴霂语道:「裴家在福州卫有一位指挥使,前些日子南巡船队遭遇海盗一事想必你们都知道,我那位堂叔盯得紧,发现有一支奇怪的船队乔装进了内陆河,从运河北上到陪都了。」
朱挽宁挑眉,廖璇眼睛睁大。
第230章告别
「我们并没有打草惊蛇,只是观察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再说以裴家的势力还不足以让温如镜坚定地站过来,于是只是把人盯紧了,准备等出了陪都再动手,谁知昨夜衙门失窃,这群人刚好就被困在了陪都内,他们不能,也不敢出去了。」
这可比朱挽宁最开始想查的什么漕帮水贼要厉害多了,只要能人赃俱获,大小王就攥在她手里了。
朱挽宁眉眼间再度浮现出常用的笑意,「那么裴姐姐觉得冯庆祥这个人会出手吗。」
这碰到了裴霂语的盲区,她沉默下来。
宦官的心思最难猜,裴家自诩清流,向来看不惯这些以拍须溜马为己任的阉人,更枉论揣测他们的心思。
廖璇倒是主动插话道:「织造局没什么可担心的,末将记得与公主随行的还有一位司徒大人吧,他带的锦衣卫足以应对织造局,剩下的,有我一个,足矣。」
朱挽宁抬眼看他,这孩子想得还怪简单哩。
就算是她满脑子一力降十会,也没有简单地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武力震慑就可以解决陪都的局面。
裴霂语道:「公主似乎有别的想法?」
朱挽宁心中有个大胆的想法,她慢条斯理地吃了几口菜,然后说:「我在陪都待挺久的了,是时候离开了。」
这话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裴霂语和廖璇对视一眼,没人发问。
荀郦深以为然点点头,公主之前说过要赶在十月底回去看番薯收成,行程中最南边可是要去往两浙,之前在杭州也不过是因为剿匪才多了那么几天而已,算算时间,是该走了。
一起吃了顿饭,朱挽宁笑眯眯地将抓海盗的事全权交给廖璇裴霂语两人,当然全城搜查也不能落下,找出来一个是一个,而她兴致很高地哼着小曲回到自己别院,吩咐人收拾一下准备出城和郭铣会合。
跟宋二叔都通知完了朱挽宁才想起来自己好像还应了之遥同学一顿饭,不过想起宋之遥她就想起高絮,还有闻人棠和高锦玉,话说今早因为税款的事搅得满城风雨,倒是不知道高锦玉有没有去道歉呢?
闻人夫人和高夫人可以为了翟鸟纹联合设局,想来两家关系也不会太过僵硬,这个早上大家都太过忙碌,倒是没人说这个瓜,想来高锦玉没去,高家肯定要在别的事情上被闻人家拿捏了。
不过罪魁祸首高絮似乎也没了消息。
为了自己的任务,朱挽宁决定临走前再去宋之遥那儿听听消息。
程炳不适合进内院,朱挽宁再度把人打发出去跟荀郦会合,宋家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带人溜溜达达到了宋之遥的院子,她惊奇发现这小丫头在哭。
宋之遥一抬眼,不速之客悠哉靠在门边望着她,身边一群狗腿子,顿时让哭了半天的小姑娘脑门涌上来一片难堪,语气生硬道:「你怎么来了。」
朱挽宁就差没咬根狗尾巴草在嘴里了,不由遗憾咂咂嘴,「你的小姐妹怎么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