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看着宿主眉眼弯弯握着调羹搅弄绵软的红豆牛乳羹,忽然明白了,【宁宁,看你这么清醒,我好开心。】
朱挽宁动作一顿,也品墨出那么一些惊讶的稀奇来。
换作任何一个人听到她说这话,都会认为她是被公主身份模糊了认知,才这么高傲自得。
只有一直陪着她的064知道,她一直很清醒,很清楚自己是谁,也很清楚自己在一段还说不清的感情中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姿态。
高傲或许会导致误会,但自卑会使自己受伤,任何感情都不是生活的全部,她还要去自己的星辰大海。
千里之外,刚被念叨过的人耳朵发热,他伸手摸了摸耳垂,并不放在心上,只将手中信件放下,走到窗边,静静望着那轮明月。
恒安倒了热茶,忧心地过去给自家公子添了件外袍,「公子,明日就到固安县了,您可不能再跟之前一样大小事都过问了,您是没瞧见,之前那群人暗地里都说您越俎代庖,裴大人还没说什么,您就忙前忙后,不知道的还以为,还以为。。。。。。」
宋培风并未在意,只向他一摊手,「恒安,可有银子?」
恒安的碎碎念被打断了,没奈何地给公子掏银子,「公子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小的身上只有碎银,还有银票,公子是想买什么吗?」
宋培风捏着那块不规则的银块,月光落下温柔的光泽,他问:「恒安,你平日里用银子买东西是怎么个流程?」
恒安嘴碎,但他有个优点是听话,一听公子好奇,立马开始讲述他的见闻:「公子您不知道,咱们帝师府的银子都是足重的,成色顶好,所以买什么东西,收钱人一称,若是多了,拿工具切割便好,咱们打交道的人,准头都是极好的,不会有故意切点碎边角的情况。不过普通百姓若是拿银子去花,可能就麻烦了,他们平常用的是铜钱,用银子得去钱庄换,如今这钱庄,可没几个老实的,换的银子不是羼了铁就是混了铅,多大是死鱼白和糁铜饼。」
「他们这样造假,百姓就没有怨言?」
「害,公子,能开钱庄的都是有权有势的,黑心之辈造假高手,您不知道,这钱庄还兼备了放贷的功能,若是没本事追债,这也早开不下去了,百姓有的是不识货,到付钱的时候才知道,识货的倒知道被骗了,可又能怎样呢?官府管不了,自己没法子,只能认栽。」
第235章入城
宋培风若有所思地摩挲着银角,而后问道:「西洋人有种银钱,称作银币,印着他们王室的徽记和银币的价值,你觉得,如果让你用这种银币来生活,会不会更方便一些?」
恒安一顿,老实道:「那银币,是足银的吗?」
宋培风对铸币一事算是一窍不通,答道:「应是?」
恒安说:「公子,银是软的,您说的银币,小的也没见过,只觉得这软软的东西若是没个固定形状,怕是也没有现在来得方便。」
宋培风点头。
恒安又道:「若不是足银的,咱小老百姓,也不敢用西洋人的玩意儿,谁知道里面羼了多少别的东西。」
宋培风笑起来。
青年穿的是一身闲散道袍,夜风拂进来吹起大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这是小事。」
父亲和先生来信,提到薛给事中的货币新政,考校他的看法,恒安说的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得很,交给宝钞局或铸币局,工匠自有法子应对。
新政之所以称为新政,是因为这是一系列改革的开端。
铸币之事并不稀奇,之前印的银币技术含量不高,伪造的门槛低,自然起不到什么作用,若真有工匠解决防伪之法,百姓当然更愿意用官府发行的银元,用起来称心如意。
然而货币只是新政的冰山一角。
一旦黎朝发行官方银元,民间白银就会逐渐回流到国家手中,官府手中有钱,就可以投资一些基础设施,惠民之后回收成本,达到国与民的双赢,这是其一。
钱庄无法再通过造假攫取利益,百姓得到最基本的保障,银元规格统一为制式,钱庄之间银票的区别逐渐减小,官府手中有钱,就能为百姓提供利率低的贷款服务,这是其二。
若户部和各地官员再争气些,将国营企业捞来的油水从私人钱包里充进国库,加大交通建设,那么税收的总收总发不再是空想,户部不用再每天哭穷,兵部不用天天要不到钱增加军备。
交通一旦打通,各地互通往来,分工合作,再加上海禁开放,与国际市场沟通,那会是怎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谁都不敢想。
宋培风只稍稍激荡了一下,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货币就算真能扛得住压力发行下去,僵化的行政机构既没法将蛀空百姓口袋的贪官揪出来,又没法高效快速地建起基础设施,看起来是国库空虚,国家没钱,实则是制度僵化,无人可用。
制度僵化,制度僵化,又有谁知道,这制度,该怎么个变革法?
青年长身玉立,望着月亮,叹出一口气。
回到灯下,斟酌几番,开始提笔写回信。
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急。
货币发行,总归是好事,宋培风想,他的理想国,究竟会不会实现呢。
恒安温了牛乳茶来,嘟囔着:「小的听维心姐姐说这个安神,公子也喝一些好好休息。明日可别那么拼了。」